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ID:2062089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_第1页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_第2页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_第3页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降钙素原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宄孟宪华遂平县屮医院河南驻马店463100【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在革兰阴性菌(G+)与革兰阳性菌(G-)所致肺炎屮鉴别诊断屮的作用,为依据的临床用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痰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将其分为G+组(革兰阴性菌感染,21例)、G-组(革兰阳性菌感染,60例)以及阴性组(非细菌性感染,40例),分别对三组进行PCT检测与C反应蛋

2、白(CRP)定量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组121例患者屮,经痰细菌培养鉴定阳性81例,其中G+21例(25.93%)、G-60例(74.07%);细菌类型分别为G-:鲍曼不动杆菌33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伯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G+: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人型葡萄球菌4例、粪肠球菌3例;G-感染数量明显高于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2)G-组的PCT浓度与CRP浓度分别为(9.75±1.32)ng/L与(105.31±11.28

3、)mg/L,均明显高于G+组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的PCT浓度与CRP浓度分别为(4.15±0.53)ng/L与(99.23±10.25)mg/L,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CRP都是感染的特异性诊断指标,PCT在G+与G+-所致肺炎的鉴别诊断屮的价值要明显高于CRP,更适合在临床屮推广应用。【关键词】降钙素原;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鉴别【屮图分类号】R6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

4、7(2016)-03-079-02肺炎是呼吸科临床屮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虽然A前针对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已经规范化,但是院内病死率仍在11.3%~15.1%[1]。研宂证实,早期诊断与及时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是肺炎治疗的关键所有,但是由于导致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复杂,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因此往往需要一定吋间来对致病菌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预后[2]。本文中将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PCT在G+与G-所致肺炎中鉴别诊断中

5、的作用,为依据的临床用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痰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将其分为G+组(革兰阴性菌感染,21例)、G-组(革兰阳性菌感染,60例)以及阴性组(非细菌性感染,40例)。G+组中,男性11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48.25±2.32)岁。G-组中,男性31例,女29例,年龄23〜75岁,平均(48.45±2.12)岁。阴

6、性组中,男性23例,女17例,年龄21〜71岁,平均(47.27&plUsmn;4.32)岁。排除伴有其他部位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以及18岁以下的患者,且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冇可比性。1.2方法及观察指标所冇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鉴定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同时抽取静脉血3ml分离备用,血培养仪采用Bact/ALERT3D血培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并根据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血清标本进行PCT及CRP

7、检测,PCT定量仪采用Mini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CRP检测采用OrionQuickReadCRP分析仪(芬兰)。1.3判定标准[3】(1)PCT:阴性:PCT<0.5ng/mL;阳性:PCT在0.5〜2ng/mL;强阳性:PCT>2ng/mLo(2)CRP:正常值在1〜10mg八。1.3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致病菌类型本组121例患者中,经痰细菌培养鉴定阳性81例,其中G+21例(25.93%)、G-60例(74.07%);细菌类型分别为G-:鲍曼不动杆菌33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扪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G+: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人型葡萄球菌4例、粪肠球菌3例;G-感染数量明显高于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与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与6+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