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

ID:20624103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_第1页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_第2页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_第3页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训练伤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浮针疗法治疗军事训练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研究王霞吴福建张云龙(武警河南总队医院颈肩腰腿疼中心,郑州450052)摘要:【目的】浮针治疗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浮针治疗技术治疗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78例。【结果】治疗效果100%有效。【结论】在武警各科目训练中软组织损伤发生率高,浮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关键词:软组织损伤;浮针;研究Abstract:[Objective]floatingneedletherapyinthetreatmentofsofttissueinjuryinmilitarytrainingcurativeeffectobserv

2、ation.[method]adoptingfloatingneedletherapyinthetreatmentof78casesofsofttissueinjuryinmilitarytraining.[results]100%effectivetherapeuticeffect.[Conclusion]inthearmedpoliceallsubjectsexerciseinjuriesofsofttissueinthehighincidenceoffloatingneedle,obviouscurativeeffect,isworthpopularizing.K

3、eywords:softtissueinjurywithfloatingneedle;study;战士在军事训练时如方法不科学、操作不慎或使力不当会引起损伤,导致非战斗减员。其中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拉伤、关节扭伤等)多见,约占军事训练运动系统损伤的70%作者简介:王霞,女,主任技师,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与研究。1]。以往常规治疗需要冷敷后使用活血化瘀药物2],但疗效迟缓。我科室使用浮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明显,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78例,均为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间我院理疗科门诊患者,多因训练不慎引起的肌腱拉伤、关节扭伤等急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

4、2、治疗方法冷敷24小时后,应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97-1-14318.8,公开号:CN-1186653A)。是一种自制套管针(直径1.5mm长度为3.2cm),主要由软套管和不锈钢针芯组成。具体操作:患者取适当体位,找出痛点,然后在痛点上下或左右约6cm-8cm处选一进针点,避开血管、疤痕,尽量与肌纤维走向一致。进针前用2.5%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操作者右手持浮针,左手食指与拇指固定针刺点皮肤,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病灶沿皮下缓慢平行推进至痛点附近,然后针芯退回卡槽手握针柄做扇形运动扫散两分钟左右按

5、压痛点,病患部位疼痛可立即消失或缓解。若疼痛无改善,可反复做数次扇形运动,待症状改善后,抽出针芯,用胶布固定针柄,用一小无菌棉球盖住针孔,再用胶布贴附,24小时后拔去软套管。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3、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好转: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所有症状同治疗前。4、治疗结果治愈38例;好转4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5、讨论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但无骨折、脱位,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

6、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中医认为“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消散,故久而为痹,或遍身或四肢挛急而痛者、病久入深也”。软组织损伤后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滞脉络产生患处红、肿、热、痛。浮针疗法是第一军医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符仲华教授于1996年首次报道提出的,是一种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对治疗软组织损伤等急慢性疼痛,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安全无痛等优点。该疗法主要是运用一次性浮针针为治疗工具,以局部病灶为基础,在病痛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治浅筋膜层行针并扫散4]浮针的刺激部位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皮肤的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

7、朝百脉”,《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通过刺激皮肤以达到宣发卫气和布津于体表,从而调整十二经脉的经气,《灵枢·官针》篇的毛刺、浮刺、半刺、直针刺等亦是以浅刺为主,注重皮部取效。因此浮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浮针疗法以即时取效为标志,浮针针刺后能提高痛阈,一般留针时间6小时,冬季可留针达24小时之久。近年来随着浮针疗法的广泛应用,许多学者认为其镇痛作用可能与神经系统调节和体液因素影响的产生有关,但这种可能的作用途经仍需进一步研究。因其具有便捷、速效、安全等特点,故值得在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