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

ID:20626802

大小:5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4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_第1页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_第2页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_第3页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_第4页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和婴幼儿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新生儿、婴幼儿许多生理特点、病种、病理特点均不同于其他年龄组患者,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客观评估患儿生长发育状况,根据患儿生理特点,实施安全准确的护理措施,同时与患儿家长沟通,共同促进患儿康复。一、眼部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观察眼部及评估身体状况。(二)操作要点。1.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内眦到外眦清洁眼部。2.遵医嘱选择眼药水或眼药膏。(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保持小儿眼部清洁、预防感染的方法。(四)注意事项。1.动作轻柔。2.1根棉签只能擦拭1次。3.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二、脐部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

2、点。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二)操作要点。1.暴露脐部。2.环形消毒脐带根部。3.如脐轮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加强换药,必要时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保持脐部干燥,勿强行剥落脐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四)注意事项。1.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结扎线如有脱落应重新结扎。2.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每日彻底清洁消毒脐部1~2次,直至脱落。3.沐浴时注意保护好脐部,沐浴后要及时擦干脐部。三、臀部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观察臀部皮肤及评估身体状况。(二)操作要点。1.撤掉尿布,温水冲洗臀部,用柔

3、湿巾擦干净。2.根据臀红程度不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预防臀红的方法。(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尿布,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2.采取暴露法要注意保暖,远红外线灯照射时要专人看护,避免烫伤。四、沐浴(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环境温度。2.评估身体及皮肤情况。(二)操作要点。1.调节室温26~28℃,用手腕内侧试水温。2.流动水洗浴顺序由头到脚,先正面后背部、会阴、臀部。3.洗毕,用毛巾包裹,擦干并给予相应护理。4.更换衣物。(三)指导要点。1.告知家属避免在喂奶前后1h内沐浴。2.指导家属

4、新生儿沐浴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耳、眼、口、鼻进水。3.告知家属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四)注意事项。1.减少暴露时间,动作轻快。2.沐浴过程观察新生儿反应。五、奶瓶喂养(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日龄、体重、病情、发育及喂养情况。(二)操作要点。1.配奶,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注意奶嘴孔大小及流速。2.颌下垫小毛巾。3.将奶嘴送入患儿口中。4.喂奶后擦净口角。5.抱起患儿轻拍背部排出奶嗝,取右侧卧位。(三)指导要点。1.告知家属喂奶过程中奶嘴应充满奶液,不能有空气。2.告知家长当奶嘴吸瘪时,稍转动奶瓶,负压即消失。3.指导家

5、长选择奶嘴孔大小合适的奶嘴。(四)注意事项。1.出现呛咳或发绀时,暂停喂奶,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喂奶。2.喂奶时持奶瓶呈斜位,使奶嘴充满乳汁,防止吸奶的同时吸入空气,哺喂完毕轻拍小儿背部,驱除胃内空气。3.奶具需经灭菌后使用,严禁混用。六、非营养性吸吮(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生命体征,吸吮能力。(二)操作要点。1.将安慰奶嘴放入患儿口中。2.每次吸吮时间5~10min。(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喂奶前、后均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观察患儿反应。(四)注意事项。1.哭闹患儿使用安慰奶嘴前,应先查明哭闹原因。2.使用

6、安慰奶嘴前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3.安慰奶嘴应煮沸消毒,严禁混用。七、经胃、十二指肠管饲喂养(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给奶或给药前查看喂养管位置、刻度。2.观察腹部情况,听诊肠鸣音。(二)操作要点。1.遵医嘱确定给奶量。2.经胃管饲喂养(1)确认胃管在胃内。(2)抽取胃内残留液,胃内残留液超过管饲奶量的1/4时,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3.经十二指肠管饲喂养(1)用5ml注射器抽取十二指肠残留液,检测pH在6~9之间,确认喂养管在十二指肠内。(2)十二指肠残留液超过0.5ml,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4.奶液的温度保

7、持在38~40℃,缓慢注入。5.管饲后,抽温开水1~2ml,冲净喂养管。6.封闭喂养管末端。(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四)注意事项。1.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严禁重复使用。2.每天口腔护理2次,每周更换胃管1次。3.必要时使用营养泵泵入奶液。4.观察患儿耐受情况。八、经皮氧饱和度(TcSO2)监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缺氧程度、呼吸型态及频率。2.观察传感器探头接触部位皮肤完整性。3.观察光照条件,是否有电磁波干扰。(二)操作要点。1.清洁传感器探头及其接触的局部皮肤。2.将传感器正确安

8、放于患儿手、足、耳垂或手腕处,确保接触良好。3.根据患儿病情设置报警界限。(三)指导要点。告知家属监测的目的和意义,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或其他带有电磁干扰的设备。(四)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影响监测结果:休克、体温过低、黄疸、皮肤色素,局部动脉受压以及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波干扰等。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