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

ID:20627907

大小:7.9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4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_第1页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_第2页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_第3页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_第4页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_发 性 硬 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什么是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疾病。多发性硬化作为独立的疾病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因其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病程和青壮年易患而备受重视。2015年5月27日是第七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进展性疾病,主要损害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易发于15岁-40岁青壮年人群,常见的症状有视力模糊、身体麻木、四肢异常疲劳等,如不治疗,严重

2、时会造成突然失明、瘫痪。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女性居多。比例大约是男性病例的2倍多。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流行病学数据,特点尚不明确。全球有超过250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在美国,多发性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致残因素第二位,仅次于车祸。 供图中国多发性硬化病友会症状体征: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MS的两个体征。(1)肢体瘫痪多见,常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表现下肢无力或沉重感。(2)约半数病例可见视力障碍,自一侧开始,隔一段时间再侵犯另一侧,或短时间内两眼先后受累。发病较急,常有多次缓解-复发,可于数周后开始恢复。(3)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

3、转,复视约占1/3。(4)半数以上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Romberg征。(5)约半数病例可见共济失调,(7)可出现病理性情绪高涨如欣快和兴奋,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精神障碍。晚期病例检查时常发现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和构音障碍、某些或全部肢体可出现锥体束征、感觉或小脑体征。已经确认某些症状在MS极为罕见,如失语症、偏盲、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严重肌萎缩和肌束颤动等,常可作为MS的除外标准。发病原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病理表现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磷脂的破坏及对轴

4、突造成的继发性损害。1.其他系统感染。国内外有多篇文献报道多发性硬化患者并发感染后造成病情复发或加重。2.持续的高脂饮食。多发性硬化患者在疾病的复发期可见有明显的血脂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的升高。国内有文章报道在调查多发性硬化复发的诱因时,发现有的患者复发前有连续数天的高脂饮食,在复发时查血脂显著升高。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多发性硬化病人中颈髓的过度屈曲和过伸损伤被认为可诱导疾病复发和使临床症状恶化。4.高剂量放射线的影响。多篇文章报道患有脑部脱髓鞘疾病的病人经历脑部放射治疗后引起疾病复发或病情恶化5.妊娠和流产后体内多种激素水平的改

5、变影响多发性硬化复发率。6.注射疫苗。国内有作者在研究多发性硬化病情复发的诱因时,观察到注射流感、乙肝疫苗可引起疾病的复发。7.血中尿酸水平的变化8.致炎细胞因子心理因素1.生活事件情绪人格社会知识等与发病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在MS发病中的作用极其复杂。它既可以作为诱发因素参与MS的发病,同时也在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MS的发病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症状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和影响疾病的进程及转归。2.情绪改变情感认知上来认识功能损害等与MS症状密切相关。其中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症状包括,疼痛,疲劳其实改变及认知功能损害。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有

6、不少学者对MS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进行了关注。任何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均不可避免地接受着相关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影响作为应激源在个体身上产生的应激反应的程度,并非简单地与应激源的多少和强度成正比,而是由于个人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等中间变量的参与和调节而变得复杂。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大类。(1)生物学环境因素有病毒感染、高纬度寒冷地区等;(2)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生活变故、心理冲突、精神紧张等。社会因素认知应激理论认为,心理应激是以生活事件为应激源,受个体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导致心身疾病的反应过程。在MS的发

7、病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症状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和影响疾病的进程及转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或者加重疾病的症状,从而影响MS的进展、复发、转归以及预后,并最终决定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质量。心身中介机制M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几年的研究提出了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因素综合作用的多因素病因学说。1.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分子模拟(molecularmimicry)学说认为,患者感染的病毒可能与CNS髓鞘蛋白或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即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