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

ID:20628809

大小:4.71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0-14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_第1页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_第2页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_第3页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_第4页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本中医学 第十章 刺灸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题1、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是()穴。A百会B三阴交C风池D太阳2、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是()。A中脘B中极C膻中D关元3、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为()。A气海B中极C膻中D关元4、回答与脐相平的腧穴有几个?第二节刺灸方法一、刺法二、灸法三、拔罐法(一)针刺工具:包括毫针刺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1、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1)毫针的构造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重点介绍毫针刺法一、刺法现代临床所用的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有较好的弹性和强度,不易锈蚀,且价格便宜。(2)毫针的

2、规格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以“mm”为计量单位,现将其长短、粗细规格分别列表如下。见教材(3)毫针的检查针尖:以圆而不钝,形如松针者为佳,不可有钩曲或卷毛。针身:宜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上下匀称。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针根:必须牢固,不能有剥蚀或松动现象。2、三棱针3、皮肤针(二)针刺练习1、进针指力练习:纸垫或棉团练习2、手法练习3、试针练习(三)针刺前准备1、心里准备2、检查选择针具4、消毒3、选择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原则:以施术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

3、病人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四)毫针刺法1、进针法刺手:持针手称刺手,主要作用是掌握毫针,进针时集中臂、腕、指力迅速进针。押手:按压穴位局部辅助操作手称押手,固定穴位,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4)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2、针刺角度、深度和方向(1)针刺的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适于全身肌肉丰厚处。如四肢部、腹部、腰背部穴多用直刺。斜刺:针身与皮肤

4、表面呈45度角。适于肌肉较浅薄处及不宜深刺的穴位,如颈项部、咽喉部、侧胸部腧穴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适于皮肉浅薄处穴位,如头面部、胸部正中线腧穴。(2)针刺深度: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浅刺:适于形体消瘦、年老体弱、小儿娇嫩之体和四肢末端、头面胸骨等处腧穴。深刺:适于形体肥胖、年轻体壮、皮肉结实之体和腰、臀、腹及四肢肌肉丰厚处的腧穴。3行针与得气又称运针,将针刺达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所施行的进退、捻转、提插等各种操作方法(1)行针提插法捻转法刮柄法弹柄法提插法:针体在腧穴要求的深度内上下进退纵向运动的操作方法。捻转法:是针体

5、在腧穴一定深度内,将针柄前后左右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弹柄法:针刺得气后的留针过程中,以食指(或中指)与拇指相接用力弹出以弹动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刮柄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抵住针尾,食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至上轻刮针柄。(2)得气是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甚至触电样感觉;而医者手下也有沉、涩、紧的感觉。“气至而有效”,“气速则效速,气迟则效迟”;不得气则无效。4针刺补泻针刺补泻是针对疾病虚实而施用手法。《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常用补泻法有: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疾徐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

6、5留针与出针(1)留针(2)出针6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与预防晕针 滞针 断针 弯针 血肿 刺伤内脏(1)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症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甚至昏厥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到,给予温开水饮之,糖水亦可,渐渐恢复。预防消除顾虑;选择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于饥饿、过度疲劳者不予针刺(2)滞针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

7、象。原因精神紧张;或行针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处理嘱其不要紧张;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预防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3)断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原因针具质量不佳,或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处理折断处针体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钳出。若折断针身残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持镊子将针拔出。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预防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的针要剔除不用。选针长度必须比准备刺入深度长些二、灸法灸法定义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

8、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味芳香,辛温,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具有祛寒、通经作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