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0628893

大小:2.9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4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疗效,以便于其应用的推广,使中医中药的应用有规律可循,更加规范和易操作,揭开中医中药的神秘面纱。2凉血活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第一章文献研究第一节中医对银屑病的研究进展银屑病,较为常见的中医病名为“白疙”,另有文献记载,“白壳疮”亦是银屑病的常用病名表述,主要是对其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同样通过症状来病名的还包括“顽癣”、“干癣”、“松皮癣"等病名,另外查阅古代的中医书籍,亦出现“蛇风”、“蛇虱”等病名的记载,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较易复发。其发病特点包括:皮肤上出现红斑,颜色可为鲜红或暗红,与病程有

2、一定的关系,红斑上覆有银白色鳞屑,厚度不一,覆盖面的大小也有差异,鳞屑质较松散,进行皮损检查刮除鳞屑后,可以见到其下出现薄膜样改变,亦可出现露水珠样出血点,可伴或不伴有瘙痒不适。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严重的损害,目前并无根治方法。中医药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及症候的差别辨证用药,在银屑病的治疗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历代医家对于白疙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白疤的治疗提供了病因学上的指导。中医对白疤病因病机的探索,经历了较为长的时期,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对其认识不断深入。隋代《诸病源候论》幢1,已经出现对银屑病的记载,不仅对其症状进行描述,并且已经试图

3、从病因学上解释其发病的机制。“干癣,⋯⋯痒,搔之白屑。’’对银屑病的症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皆因风湿邪气,⋯⋯为干癣也”。此书中指出,银屑病的发病与外来致病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外来的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湿邪,邪气与气血相互搏结,导致气血不通、瘀滞,发于皮肤而引起本病,同时也指出了邪气的轻重导致的皮肤表现的异同。这种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在唐、宋的古籍当中,也多有对此观点的阐述,如《外台秘要》口1,在论述银屑病发病病因病机时,同样指出外邪对其致病的重要影响,风湿之邪客于腠理,又因寒湿之邪与气血相互搏结而致发病,发于皮肤虽表现为干性癣证,但其根本致病因素仍归咎于风寒湿三邪。

4、而就算是在现今医学发展迅速的时代,这些精辟的观点仍然在审证治疗寻常病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金元时期,火邪致病被视为在疾病的病因中产生较大的影响,银屑病的火热论也因此发展,元代《严用和医学全书》H1对这一观点提出阐述“肺毒热邪,⋯⋯则生疮癣”。指出肺毒热邪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因此这个时期既有对之前学术观点的继承,更有突破性的见解,对于银屑病病因病机之路的探索也越来越宽。自明代起,关于银屑病病因病机方面的学术思想,不仅是对金元时期的火热理论的继承,同时,这些精湛的医家们也注意到了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致病的因素纷繁复杂,外感六淫可以视为重要的因素,而在六淫当中,又数风邪和燥邪致病

5、作用最明显。明《医学入门》嗨1:“疥癣⋯⋯致风毒克于皮肤⋯⋯深沉者为癣。”指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出银屑病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为血分的燥热,外因主要为风毒之邪侵犯皮肤,二者相合而发病。《外科正宗》哺1:“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在这本经典古籍当中,对于癣的发病因素也是做出了较为精辟的解释,认为人体的血分变化可以是一个基础的改变,例如血燥或者血热,体内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病理变化,而同时又有风毒之邪侵入人体,内因外邪同时导致了此病的发生,《诸病源候论》中提出“风邪为主,夹以寒湿”,这种观点在明代已经被批判继承和扩充,在《外科正宗》提出了新的观点,从

6、脾经、肺经感受外邪来解释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在《普济方》口1中,继承了部分《诸病源候论》的观点,指出“夫癣⋯⋯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气否涩久⋯⋯风多于湿则为干癣”。指出了银屑病的发病与风湿之邪的密切关系。在同一时期,学术的争鸣与创新层出不穷,在《外科大成·卷四·白疙》哺3中,有了创造性的观点,“白”在之前多数作为一种症状描述,而在此书中最早把它用一个病名的方式提出来,同时也对它的发病机制,本书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主要是风邪侵犯皮肤,同时也有各种不同因素导致的血燥,导致肌肤腠理不能荣养而成。《医宗金鉴》呻1中提到,“白之形如疹疥,⋯⋯风邪客肌肤,⋯⋯血燥难荣外”。与前面医家的观

7、点相似,其注重点仍是风邪和血燥。《外科证治全书》n0

8、:“⋯⋯深秋燥金用事,⋯⋯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此书指出银屑病的发病,乃为内有血虚,外有燥邪,内外因二者相互作用而发病。《外科真诠·白疙》⋯1中,观点与前医家著作观点大体类似:“白俗名蛇虱⋯⋯由风邪⋯⋯血燥不能营所致。”总结以上各时期关于银屑病的学术思想,可以看到,金元时期以前的医家认为银屑病的发病多由外因所致,外因主要包括“风”,可以单独致病,亦可以合并其他邪气一起致病,“寒”、“湿”也是较常提及的发病因素,另外还包括“热毒”等致病因素,但这样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