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

ID:2063276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_第1页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_第2页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_第3页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单管塔桩基础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单管塔基础工程设计实例的分析,讨论单管塔桩基础设计中有关m值取值、位移控制及桩身配筋等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单管塔;基础;m值;位移控制;配筋    1概述  单管塔是一种实用新颖铁塔,以外表美观,占地面积小,性价比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工程中,其高度一般在20~60米之间。我院近年来已完成单管塔工程设计一百多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完成的一些单管塔基础工程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对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进

2、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单管塔基础的选型  与一般高耸结构的基础相类似,单管塔基础可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由于其上部结构为典型的悬臂结构,高度大且采用高强材料,故作用于基础的内力具有弯矩很大,剪力较小,压力很小的特点,不同于一般建筑,在基础选型时应特别注意。  2.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浅基础的优势在于施工简单,不需大型施工机械,工期一般较快。  由于单管塔基础所受的弯矩很大,轴力很小,基础大小及埋深通常是由抗倾覆承载力控制,按《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2006)要求其基础需满足基底脱开基土面积不大于全部面积的1/4

3、。经计算所得的基础尺寸较大,地基承载力以及混凝土强度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大量的原状土被开挖后再回填,使工程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在单管塔基底弯矩越大时采用浅基础越不经济,同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  2.2桩基础  单管塔通过地脚螺栓与桩基础连接,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或钻(冲)孔桩。人工挖孔桩,其施工设备简单,造价低廉,桩径较大(一般不小于1.6m),工人的施工条件较好,所以在地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优先采用人工挖孔桩。但对于有流沙、软弱土层,有较厚的卵石层的场地,在开挖过程中,易产生涌泥、涌水及塌孔等现象,则宜使用钻(冲)孔桩,但其造价相

4、对较高。  根据以往设计经验来看,天然基础与桩基础比较在经济方面没有优势;从场地及施工方面考虑,业主选用单管塔通常是因为地处用地紧张的市区中,天然基础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一般难以满足。综合来看桩基础一般优于天然基础。  3单管塔桩基础设计主要相关问题的讨论  单管塔桩基础设计原理采用线弹性地基反力法(基床系数法)计算横向受荷桩的承载力和位移。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桩侧土为z),即m法。其中m为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单管塔桩基础的设计,目前已有商品化计算软件,如同济启明星EToolsv2.0,其计算模型为m值法。

5、计算关键在于如何控制输入参数,如何确定评判标准。  3.1m值的确定  m值是桩侧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亦称土体侧向基床比例系数,《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范提供了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桩的水平静载试验确定,但由于试验费用、时间等因素,对于类似单管塔基础这样的小型工程一般不可能进行试验。  另一种方式是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表5.7.5确定m值。    从表中可看到,m值存在一个取值范围,需注意m取值应与实际荷载,允许位移相适应。实际上m值是对计算结果比较敏感的一个参数,m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

6、正确性。在工程设计当中存在着盲目取值的现象,部分设计人员,为了安全起见,一律取对应栏的最低值来计算。实际上,这个取值是有技巧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可得出结论:当位移要求为表格中的较小值时,m应该取较大值。  在工程上,采用查表法确定m值来计算位移的步骤如下:先假定位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