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

ID:20632775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_第1页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_第2页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_第3页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_第4页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课堂“伪主体”现象探源及消解策略杨晓宇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一、引言纵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无论是各级的优质课、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首选。提到合作学习,“精彩”的课堂情景就会呈现在眼前:多媒体的运用、小组间的交流、吹拉弹唱、情景表演,热闹非凡。但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教研活动中学生课堂活动环节进行回顾与总结后发现,热闹的表象后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教学案例中都存在学生“伪主体”现象,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故笔者对当前高中英语课

2、堂上学生“伪主体”现象进行探究,作了一定的理性思考,期望能够探索出有效的解决之道,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以假乱真:课堂学生“伪主体”现象的种种表现(一)打乱课堂节奏的“伪主体”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直接的体现。学生的参与反映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投入可以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参与要根据课堂学习目标,把握好参与度和课堂节奏。这是一节校级赛课,所授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一单元"Project:Thein

3、visiblebench”。通过课堂观察可知,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是:阅读并理解这篇短剧;通过短剧表演掌握关键词汇、短语、重点句型;学习巩固木文中的语言点。教师根据目标设计了学习三个任务:1.阅读并理解这篇短剧;2.课堂短剧表演;3.短剧中知识点的学习。在短剧表演环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小组竞赛活动的方式以期达到预设目标。各小组先在内部角色分配,然后到教室前面表演。为了得分,各个小组活动非常踊跃,争先恐后的跑到台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貌似达到了“生态”和“学生主体”的0的。但是过多的学生表演让本该

4、最多10分钟即可结束的课堂短剧表演环节变成表演比赛,耗吋20多分钟;而开始投射的三个教学任务,最后一个只能草草收场。这是一种典型的学生“伪主体”打乱课堂节奏的表现。(二)屈从于教师权威的“伪主体”在课堂上,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学生并不会一味的崇尚权威、盲0跟随,他们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的。然而在课堂上,学生有吋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权威”从而导致主体地位的缺失,成了“伪主体”。这是一节区级观摩课,学习的内容是《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教师在归纳总结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之后,提供了一篇巩固练>J,是一篇关于电影发

5、展史的介绍和一些著名影星的短文,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题目:Wheredoesthearticlecomefrom?A.magazineB.newspaperC.sciencefictionD.historybook根据授课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排除掉了C、D两个选项,但是在是A还是B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说是来自杂志、还有的学生说是来自报纸,观点不M,但是都有自己比较令人信服的理由,最后僵持不下。教师看到讨论的吋间已过,就给出了“权威”的答案B,理由和学生的差不多,并没有回答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可以是来自杂志的。笔者听到学生在

6、下面窃窃私语,很明显没有被老师的理由说服,只能屈从于教师的权威,不情愿的把A改成了B。作为老师,对这样的教学场景,因该不感到陌生吧?(三)随意性过大的“伪主体”课堂是学生的主要学阵地,学生的积极表达是课堂教学的追求,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表现出随意性,从而产生了随意性过大的“伪主体“现象。这是一节常态课,授课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三单元“Task:DesigningaBeijingOperamask.”要求学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中人物脸谱上的颜色的应用判断人物的性格,然后自己设计一个京剧脸谱。教师要

7、求学生从文中找到设计的依据并配以物质奖励一一根棒棒糖。也许是为了那形式奖励,学生抢答此起彼伏,甚至争执的面红耳赤,整个课堂乱哄哄、杂乱无序,最终有的学生花了20多分钟的吋间也没能设计出一个京剧脸谱,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意性,没能达成学习目标。(四)缺乏角色意识的“伪主体”学生角色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以及对角色赋予的权利义务等的认知、理解与体验。冇些学生的角色意识薄弱,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性格决定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遇到严厉的教师就“三缄其U”,遇到随和的老师就“信U开河”,缺乏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这

8、是一节汇报课。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语法“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在高中语法中属于较抽象并且难以把握的项0,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其用法。这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独立主格结构有什么特点?能举例说明吗?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性格随和,和学生的关系融洽,因此有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