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

ID:2063652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_第1页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_第2页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_第3页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_第4页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案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  3.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5.掌握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能力目标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案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  3.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5.掌握南京国民

2、政府的建立。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2.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

3、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诗词对联导入法。  2.分析讲解法。对于课文中难一点的内容,教师可用此法。  3.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可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4.多媒体辅助法。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其过程可以用多媒体来显示。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5.讲述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电脑、多媒体设备。  3.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

4、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请看本课插图“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岛上,是由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校舍组成。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6月16日正式开学。军校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2月改称为国民党中央军事

5、政治学校,因校址在黄埔,也简称为黄埔军校。本图陆军军官学校是黄埔军校校门的照片。那么,黄辅军校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建立后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板书]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看完后请先复述国民党一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

6、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教师讲解]国共在当时为什么要合作呢?这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请同学们先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一)1922年2月6日,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在华盛顿签字。公约虚伪地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项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而在公约中重点确定的倒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实质上就是宣布了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助长了

7、美国垄断资本侵华的野心。《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反对中国人民,进一步瓜分中国的又一次勾结。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机会。……一九二二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王春良、祝允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目的是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主要领导人是张国焘、罗章龙等共产党人。京汉铁路总工会原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曾经通电“保护劳工”的军阀吴佩孚立刻翻下脸来,下令“禁止开

8、会”。……2月4日,在长达二千余里的京汉铁路上,三万名工人在三小时内有条不紊地举行了总同盟罢工。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在这次惨案中,前后牺牲者五十二人,受伤者三百余人,被捕入狱者四十余人,被开除流亡者一千余人。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