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

ID:20636940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4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_第1页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_第2页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_第3页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_第4页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相当多的人群处于焦虑抑郁伴发高血压状态。研究抑郁和(或)焦虑与高血压关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近年显著增加,虽然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但一直未受到大部分医师的重视,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以及防治水平。为了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或(和)焦虑障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现围绕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高血压患者相关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焦

2、虑;抑郁  []R544.1[]A[]2095-0616(2013)19-39-03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成为了21世纪全球的常见多发病,也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对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据美国社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即ARIC研究),

3、入选15729例45~64岁的居民,经过11.6年的随访,高血压的患病率白人达40%,黑人超过60%。目前全球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24%~60%[2],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为0.5%~9.5%,2004年1/4的成人有高血压,而到2025年估计要上升到1/3的成年人有高血压[3]。现今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十分严峻,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仅有4.4%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4]。2005年7月1日我国卫生部关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0年前明显增长[5]。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6-

4、7]表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血  压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由于高血压病合并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高发病率,及其对高血压预后的巨大的不良影响与潜在机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近年显著增加,医患双方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本文拟对高血压病伴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病率、潜在机制、干预手段等做一综述。  1高血压病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  1.1焦虑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焦虑(anxiety

5、)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其中情感低落、兴趣缺乏、快感丧失是焦虑的核心症状。据国内心血管内科门诊调查,高血压伴有焦虑的发病率大约为38.5%,而正常人群中5%患者有急、慢性焦虑症,尽管国内外报道不同,但是总体上讲,高血压伴发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Kayono等[8]研究表明,焦虑症与夜间和清晨高血压有关,并且可能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  1.2抑郁  根据CCMD-3定义,抑郁(depression)是以情绪低落、愉快感消失持续在2周以上,同时

6、伴有明显的功能缺损和躯体不适为特征的一种情绪障碍,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常表现为悲观、失望,无活力、无动力、无兴趣、无精力,自我评价低,自责、食欲障碍、绝望、失眠等。国外研究发现,一般人群的抑郁患病率大约为4%~7%,而与之相比,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障碍则常见于高血压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其发病率介于15%~50%之间。Jonas等[9]用一般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情感障碍症状,发现焦虑与抑郁症状与高血压发生增高有关。一些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抑郁症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10-11],以上多项研究均提示了抑郁是高

7、血压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1.3焦虑与抑郁共病  焦虑和抑郁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一并出现。有关调查发现焦虑、抑郁共病率达50%左右。  2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病潜在机制  高血压伴发焦虑情绪障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行为类型等有关[12]。部分学者强调下丘脑、杏仁核等情绪中枢和焦虑症的密切联系,并根据新皮质和边缘系统中苯二氮受体的研究,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13];而部分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14

8、];抑郁的病因学理论大概有以下三种:认知理论、行为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据以上理论,高血压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机制如下[15]:高血压患者常具有急躁、易怒、孤僻、爱生闷气等性格特点,随着患病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