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员之歌》教案01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01

ID:2063775

大小:3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4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01_第1页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01_第2页
资源描述: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中坚毅昂扬的情绪,了解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教材分析《共青团员之歌》这是一首前苏联歌曲,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节奏简洁,旋律坚定有力,音乐形象鲜明,使人们联想到苏联青年们听到战斗的号角,整装待发,奔赴战场的情景。前半部分歌词演唱要坚定有力,从“再见了,亲爱的妈妈”开始,歌曲深情而又亲切,宽广,饱含战士对妈妈和故乡的深情。教学过程(

2、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教学导入1.播放音乐《青春舞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主题。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齐唱《青春舞曲》。一部分同学仍用打击乐器伴奏,找2—3名同学伴舞,全体齐唱歌曲。(播放《青春舞曲》伴奏)。二、新课学习欣赏《共青团员之歌》。(1)播放《共青团员之歌》,感受作品的意境。①提问:歌曲所属的国家?音乐的情绪?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回答:苏联。情绪充满了激情、昂扬的斗志和对祖国妈妈的依恋。分为两个部分。)②继续提问:带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提供

3、多选答案,供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抒情风格?)③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④两个部分的音乐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第一部分充满的斗志,如号角般的节奏,旋律坚定有力。第二部分充满柔情,旋律连贯、绵长,表达了对妈妈的不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共青团即将奔赴战场的坚定信念。(2)再次聆听《共青团员之歌》,并随音乐简单哼唱。(3)如果参加合唱比赛,在演唱的基础上,可以这首歌曲里加入怎样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讨论,参考答案如下:可以在第一部分跟随音乐节奏踏步,让学生思考第二部分演唱,还适合不适合用踏步的方式

4、为歌曲加进表演形式?如果不适合,学生讨论适合歌曲形式的表演形式?第二部分可以加进身体的晃动,如互相之间挽起胳膊,分排交错晃动等等。可以在某个环节加进打击乐等等。三、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