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

ID:20642123

大小:18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_第1页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_第2页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_第3页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_第4页
资源描述:

《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8月22日,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MTK-6000非公路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在湖南湘潭九华工业园成功下线。这一创举填补了我国400吨级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的空白,谱写了中国民族品牌在重工领域内自主研发的全新篇章。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也因此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三家(中国第一家)生产此规格矿用自卸车的公司。HMTK-6000非公路电动轮矿用自卸车成功下线 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大型国有股份制公司,国内先进的重型设备制造企业。短短的四年时间,便打破中国在重工领域高吨级自卸车行业内“进口有理,自创无门”的尴尬局面,其标志性作品H

2、MTK-6000非公路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成功下线,无疑让中国重工(601989,股吧)领域研发制造水平首度跻身世界舞台,而该成就所铸造的辉煌足以同国际化重工设备生产大鳄们相媲美。  信仰的力量,否定中国重工领域研发之殇  追溯中国重工领域研发史,自1969年上海汽车(600104,股吧)制造厂协同169家工厂共同生产的第一辆(SH380型32吨)矿用自卸车至今已有42年之久。电动轮自卸车朝向大型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型露天矿山开采的必然需求,二是大型机械传动卡车发展到了瓶颈期必须面临改变。因此传动方式由交-直流传动过渡到今天的交-交流直接传动。  在中国,在重工领域发展历经的40

3、年里,机械传动矿用车与电动轮矿用车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止过。  上世纪60、70年代,受技术、材料、工艺水平的综合影响,大功率液力变矩器的设计和制造并不过关。机械传动矿用车迈向大型化的梦想始终无法实现,于是电动轮趁机得以迅速发展,几乎占据100吨级以上矿用车市场。直到1983年美国Caterpillar的785型和日本Komatsu的HD1200M两种载重量超过100吨的机械传动卡车问世后,机械传动车型才逐步进入100吨级矿用卡车市场,但市场占有率仅为2%-3%。80年代中后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Allison大型液力变矩器的研制成功,机械传动型卡车才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机械传动型卡车在100

4、吨级以上矿用车的市场占有率约1/4-1/3左右,大吨位机械传动型卡车最大载重量能达到380短吨甚至400短吨。  大型机械传动卡车的不断发展,迫使矿用电动轮车型整体朝着更大吨位、性能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方向前进。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控制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矿用电动轮的车速自动调节、柴油机燃油喷射及整车的故障分析诊断等领域。随着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大功率逆变器的问世,重型矿用电动轮卡车已进入了交交流直接传动的时代,1996年Komatsu就在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首台交交流传动型矿用卡车,该车型是当时世界首台载重量达到300吨的车型,最高车速为64.5km/h,采用交流力矩控制系统。

5、  90年代末期,交交流传动型矿用电动轮成为发展主趋势,由于采用了交流电机作为牵引电机,消除了交直流传动因直流牵引电机换向器结构而引起的在高压大功率时换向困难、电位条件恶化、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和维修麻烦等缺点,使牵引电机的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工作可靠性及整车使用寿命均得以提高。  截止到目前,中国重工研发领域呈现出这样的自画像,即拥有庞大的重工设备需求市场,但严重缺乏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国内重工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准仍停留在低吨级设备的生产研发水准,高吨级设备依靠从美国、日本等重工产业发达国家进口来平衡内需。纵观国际重工设备研发与生产市场,越来越多的

6、国家已陆续实现了“技术平移,国内研发”的夙愿,对于人口众多,地产丰富的文明古国中国而言,掌握核心技术、积极吸纳人才、力争自主研发是突破我国重工领域发展瓶颈期,引领我国重工产业整体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9年5月12日,注定是转变的开始,在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指示后,国内众多装备制造业纷纷响应起国家号召,朝着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方向迈进步伐。这一年,是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同“老字号”的重工设备业们相比,还只是个“毛头小子”,然而这群“生力军”却始终坚信:路,就在自已的脚下,

7、湘重人一定是众多“选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坚持不懈,自主创新之路始获成功  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创建初期,在选择协作研发还是自主创新这一问题上曾有过争议。协作研发派认为,自主创新路线风险大,一旦失败容易满盘皆输,选择协作研发可以规避风险,虽然降低利润但可以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派则认为,中国重工行业质变性发展已刻不容缓,且国家一再下达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研发,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将遗憾终身。  不是在沉默中灭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