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

ID:2065144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4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_第1页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_第2页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_第3页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_第4页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省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随着工业化改革进程的纵深化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依赖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河北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建立二者良好的联动机制对河北省至关重要。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恒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来测算河北省技术进步指数;构造最优雇佣函数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具有微弱的挤出效应,运用就业结构模型测算出技术进步使得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尤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随着技术进步升幅较大。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恒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F062.9:A:1007-

2、2101(2013)01-0077-05  著名的“奥肯定律”表明[1],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正向相关,该规律已被多数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出现了“奥肯悖论”(宋小川等)[2],经济高速增长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伴,河北省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总量连年攀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3.06亿元上升为2011年的20611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达到10.4%,整体上快于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就业的增长幅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增幅,借助GDP就业弹性(1%的GDP变动所引起的就业变动百分比)来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GDP就业弹性

3、平均值为0.35,具有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河北省的GDP就业弹性下降为0.12;21世纪前10年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14,虽然有轻微地回升,但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官方统计1990—2010年间河北省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从2.2%上升至5.3%,一些学者结合登记失业率与人口普查失业率推算出2010年河北省实际城镇失业率达到10.1%,远远超过了7%的失业警戒线。2011年新增就业人员达60万人,原本脆弱的就业均衡被进一步打破,严重的失业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甚至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十七大”报告中将解决就业问题视为“民生之本”,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

4、纲要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列入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项要务之一。  “十七大”报告和“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随着工业化改革进程的纵深化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效率提升和制度释放来发展的集约方向转变,对资本、劳动的依赖作用正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科技的依赖逐步增强。技术进步已成为持久不衰的经济动力。  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在样本区间内平均增长率为19%,研发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然

5、而其就业效应如何?是拉升就业还是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雪上加霜?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建立二者良好的联动机制对河北这个拥有6800万人口的经济大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评述  技术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仅指新的科学技术自身在生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广义上的技术进步则是指技术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经济增长率中扣除资本、劳动之外的所有因素(全要素)。希克斯(Hicks)[3]借助要素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概念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资本节约型、劳动节约型和中性三个类别。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产量之比,假

6、设总产出不变,劳动和资本的比率不变,如果因技术进步提高的劳动边际产量大则称为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如果因技术进步提高的资本边际产量大则称为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如果边际产量的比率不变则称为中性技术进步,该类型的技术进步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少见,往往只在理论上作为研究假设。  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各经济学家莫衷一是。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外文献集中于两个方面,即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和补偿效应。李嘉图[4]、马尔萨斯[5]、姚战琪[6]等经济学家认同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挤出效应,其作用机理是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与此同时,萨伊、卢卡斯[

7、7]、彭绪庶、齐建国[8](2002)等经济学家则倾向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其作用机理是技术:随着工业化改革进程的纵深化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依赖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河北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建立二者良好的联动机制对河北省至关重要。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恒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来测算河北省技术进步指数;构造最优雇佣函数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具有微弱的挤出效应,运用就业结构模型测算出技术进步使得第一产业从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