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

ID:20651521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_第1页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_第2页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_第3页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_第4页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尝试着通过利用白岘的本土资源,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创设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本土音乐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整合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丰富幼儿素质教育内涵,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以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  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室

2、小,开展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时比较拥挤,孩子的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但我们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900多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切实可行的一步。  1.利用园所内自然环境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在幼儿园左侧的小树林游戏了,他们观察树叶发芽的情形,细心地帮小树捉虫,在树林里捉迷藏……他们对树木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愿意探究树木的秘密,在这个时候如果让孩子自己尝试着来变成一棵树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那么怎样提升孩子对‘树木’主题的

3、兴趣呢?中班下学期《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中也有相关内容的一节科学课《我是一棵树》。但我认为:书本上那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过程缺乏趣味性,形式也很单一,孩子在学习时未必会自始至终情绪高涨。我在重新设计活动时,结合“幼儿园里的树”这一“园所自然环境”,把孩子带出课堂,走进幼儿园前的小树林,和树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一节枯燥的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课。在目标定位上也大不相同:①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模仿树的特征。②幼儿能够根据数量的变化与相应人数的幼儿合作游戏。③让幼儿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设计了很多场景,如

4、:小白兔出场,大灰狼出场,打雷下雨等等,我为每个场景都配了合适的音乐。活动开始幼儿入小树林我选取了幼儿较为喜爱的《机器猫》为背景音乐;小白兔出场我配的是《森林狂想曲》,曲子活泼轻快;大灰狼出场我配了《寂静岭》的恐怖音乐;打雷下雨则匹配《雨中的节奏》这首世界名曲……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场景中加入匹配的音乐以及游戏的因素,孩子很感兴趣,游戏中他们非常快乐,穿梭于小树林之间,快乐地学习着,真正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  2.走近园所外自然环境  我园处于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春天来了,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树都绿了,麦苗长出

5、来了,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油菜花是金黄金黄的……,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红的、黄的、蓝的、绿的……每一种颜色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怎样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教他们认识这些颜色呢?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摸颜色》。孩子们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围坐成半圆形,展开讨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颜色?通过找找、摸摸、编编、等方法把喜欢的颜色唱进歌曲里……一方面是将枯燥的认识颜色的科学活动融入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并以游戏的情节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掌握有关颜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活动,又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空间,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幼

6、儿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让幼儿自然地接受颜色的概念。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竹林资源”  《纲要》指出:“教师要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以及歌舞、服饰、工艺、建筑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在领域目标中,也多次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  我们的家乡白岘位于浙北山区,孩子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春天,我们带着他们去竹林采摘野花;秋天,大家在竹林里捡落叶……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一年一次的春游和秋游活动了,

7、因为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走出幼儿园,来到竹林里,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过家家……孩子们热爱竹林,喜欢在竹林里玩耍,那么怎样把孩子们这种对本土资源“竹”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又怎样让孩子们把爱家乡的情感大胆表达出来呢?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我爱竹林,我爱家乡》,活动借用了千百年来第一首歌唱竹子的歌《和谐韵竹》的部分旋律。这是一首歌唱竹子的歌曲,和我们的活动内容也很相符,但是原本的《长江之歌》无论是从旋律,音高还是歌词内容都不适合孩子演唱。通过巧妙的改编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歌曲的旋律变得简单,明快,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