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

ID:20651851

大小:12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4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_第1页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_第2页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_第3页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_第4页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T1080122神经母细胞瘤CT1089942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胚胎神经嵴交感神经元细胞,是高度恶性的肿瘤,肿块常较大,质实而软,切面灰黄或黄褐色,可见明显出血坏死且常有钙盐沉积,肿瘤常向邻近组织浸润。进展快,早期可远处转移,最常见于骨骼、肝脏、颅骨、淋巴结等,肺转移少见。一般认为年龄愈小,治疗愈早,预后愈佳。影像表现:CT:主要表现为位于肾上腺区或腹膜后区的不均质肿块,易越过中线生长,压迫、包绕周围血管。肿瘤直径多>5cm,类圆形或不规则,呈不均匀混杂密度,肿块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砂粒状钙化,是肿瘤的特征性

2、钙化,也可有弧形或斑块状钙化。肿块较大可伴有出血、坏死、囊变,部分肿块内可见粗大血管。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状强化,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MR:肿瘤内信号欠均匀,T1WI多为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是一种复杂的胚胎性恶性混合性肿瘤,占小儿肾脏肿瘤的80%以上。常见于5岁以前,发病高峰为1~4岁,新生儿较为罕见。大多单侧发病,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发生转移较早,最常转移到肺、肝。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发热及镜下血尿等。肿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

3、部位,也可多中心起源,肿瘤大多始自包膜下肾皮质,肾外型少见;大多数患儿初次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大多在4cm3以上。肾母细胞瘤起源于未分化的中胚叶组织。镜下大多数肿瘤表现三相特征,包括未分化胚芽组织、间胚叶性间质和上皮。肾母细胞瘤为实性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包绕纤维性假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肾母细胞瘤可分肾内型、肾外型。典型肾母细胞瘤发生于肾皮质或肾柱,肿瘤主体位于肾实质内,可有小息肉样突起进入肾盂肾盏。CT:肿瘤多数为球形或大分叶状,轮廓多较光滑,瘤内密度不均,常见出血、坏死、囊变,瘤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瘤内低密

4、度脂肪少见。极少数可表现为蛋壳样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可见轻度强化,囊变坏死部分无强化,残肾明显强化,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肾实质内有强化不明显的低密度肿瘤,肿瘤内由坏死、供血不足、囊性变等形成的低密度区显示更加清楚。肿瘤侵蚀一部分肾脏,残存的肾实质呈新月形或环形、半环形高密度影,与肿瘤形成明显的对比,此为肾母细胞瘤的典型表现。鉴别诊断肾细胞癌:儿童少见,肿瘤体积一般较小,其边界不清,瘤内钙化常见,合并血尿、腰痛,多考虑肾癌。肾淋巴瘤:多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范围更广,多双侧发病,常伴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肾横纹肌

5、肉样瘤:该病罕见,发病年龄较小,多在1岁以内,肿瘤内钙化较肾母细胞瘤常见,典型的钙化表现为勾画肿瘤轮廓的弧线形高密度影,肾包膜下积液较具特征,具有早期脑转移的特点。腹膜后淋巴瘤:呈分叶状并形成血管包埋征,肿块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形成多中心融合的形态是其特点,仔细观察可发现肿瘤与被包埋血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间隙,此种现象在增强扫描时尤为明显,可作为淋巴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之一。此外,淋巴瘤多无钙化、坏死囊变等表现。畸胎瘤:为多胚层起源,脂肪及钙化或骨化等特殊组织成分为特征性表现,诊断一般不难。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