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

ID:20653257

大小:5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4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_第1页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_第2页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_第3页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_第4页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钱钟书《围城》讽刺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围城》对官场腐败、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社会落后等都不失时机的进行嘲弄讽刺,钱钟书的笔触及了那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的丑陋,还描写了寓公们的可笑可鄙生活。作品也涉及了江南小县和由浙江到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又表现了旅途的艰难,抗战中的混乱,各种感人心的暴露,小说又揭露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学生意识落后,教育界的败类、投机政客、伪君子充斥了校园,写出了"为人师表"们逐利倾轧、蝇营狗苟的肮脏行径与灵魂,"学校的图书馆倒像个惜字的老式慈善机关","馆里通共不上一千本书

2、,老的、糟的、破旧的中文教科书居其大半,都是因战事而停办的学校的"遗产"。所有这些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相当广阔的。钱钟书更站在哲理的高度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他的讽刺早已远远超出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时代。一、钱钟书《围城》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

3、钱钟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钱钟书选《围城》作小说的题目,源于法国一句古语:“爱情、婚姻之事好比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已婚的人处于被围之城里,极力要冲出城去,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爱情、婚姻是这样,事业困境也是如此,“被围困的城堡”象征着人生无常之困境。“围城”还有一层隐喻,影射了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的“围城性”,即任何外来的东西都在它的围困中变质走样。“围城”的影响在今天似乎并未消失,而且有增无减,这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思考的。只是当今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围城》表现了抗战环境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

4、无助、精神生活的空虚和爱情生活的糜烂,..描写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夹击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态。从更深层次来说,也是揭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顿的重大矛盾。《围城》内外含义深刻,处处流露出作者俏皮、诡异、聪明的大学者本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代知识分子或许都可以从小说作品中窥见自己的影子罢。,《围城》的中心含义在于揭示一种困境,也就是法国谚语中的“围城”的哲学涵义。从我的浅层认识看来,围城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重。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本书做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

5、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写于1944年至1946年间,先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

6、,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经过钱钟书“有节制的修改”的新版《围城》,以后多次重印,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解放后,钱钟书一直拒绝重印《围城》,国内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也从不提及钱钟书及其文学创作。但国外汉学界却极力推崇《围城》,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一部。”特别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更是风靡一时。在互联网上,钱钟书是点击率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仅次于鲁迅和金庸;而以单篇作品而论,《围城》说不定是点击率最高的中国

7、现代文学作品。《围城》还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主要语种在国外出版,是这一时期风格独树一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长篇之一。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动乱年代,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代表了人的心理的困境,代表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困境。..1、钱钟书的生平和思想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的爱人杨绛是近代著名翻译家﹑作家。钱钟书是古文学家钱基博之子,幼年过

8、继给伯父钱基成,由伯父启蒙。伯父上茶馆听说书,他都跟去。二十岁后,伯父、伯母先后去世。他考上清华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