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

ID:20655362

大小:293.3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13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_第1页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_第2页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_第3页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_第4页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的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受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实际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5、6岁以前)自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这时的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道德教育

2、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系统的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油培养的。两难故事有一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Ben,只有该国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可以救她。但是该药造价昂贵,且药剂师又以十倍于它的成本来销售。Ben尽全力才凑到要价的一半,无奈,

3、他只得恳请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是药剂师拒绝了他,并高调的宣称他发明的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Ben无路可走,只得在夜间闯入药店偷走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Ben应不应该偷药,Why?法官该不该判Ben的罪,Why?……科尔伯格通过这些回答来了解被试者进行到底判断的依据。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1、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厉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

4、,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子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赞成:可以偷药,因为先提出请求。发对:偷药将会受到惩罚。赞成:他妻子需要这种药,他要和他的妻子共度一生。反对:他可能入狱,妻子也许在他出狱前死去。偷药对他没有好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2、习俗水平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

5、,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时候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赞成:只不过做了丈夫应该做的事。反对:偷药将给家里带来麻烦,丧失名誉。赞成:如果不这么做,就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要救妻子的命是合情合理的,但偷东西时犯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3、后习俗水

6、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平。且契约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权益。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公平、正义、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不论情况多么紧急,总不能采用偷的方式。赞成: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

7、。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急需这种药,要考虑所有人的生命价值。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