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ID:20656934

大小:83.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姜瘟病防治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分析了姜瘟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病害的因素,并提出了和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生姜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真实的技术依据。关键词:生姜;姜瘟病;防治;进展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于地下根茎部分,也可发生于叶茎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发病。姜病部初呈水渍状,表面发喑,

2、Aj心变褐色,散发臭味,以后逐渐软化,内部充满乳G色恶臭汁液,用手挤压流出污白汁液。茎杆受害成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状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下垂枯死llj。随着生姜种植

3、年限的延长和面积的不断扩大,姜瘟病己成为生姜普遍发生且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一般可造成20%〜30%损失,严重时全田植株在1〜2天内全部凋蒌。贮藏期仍可继续危害致腐烂[21。这是当前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1.发病病原姜瘟病(又称姜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该病菌首先于1864年在印度尼西亚种植的烟草上发现[31。1896年美国ErwinSmith将其病原物定名为青枯假单孢杆菌。姚革,承河元等人发现它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TC,最低温度为4°C,最高温度为40°C,在40°C以上不能正常生长,热致死温度为52°C1

4、0min;pH在4.0〜9.0沿围内可正常生长,最适pH为6.6-7.0;能还原硝酸盐,产氨、脱氮;接触酶和氧化酶反应呈阳性;耐早力可达3天;耐盐力测定表明,当培养基内氯化钠含量为1%吋生长较差,高于1.8%吋则不能正常生长[4,51。张立本等在河南省镇平县调查表明:病菌可以在土壤屮存活3年以上[61。郑存棉发现青枯劳尔氏菌除为害姜外,也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该痫菌由植株根茎部自然裂口、机械伤口或叶片水孔侵入,从薄壁组织进入输导组织,迅速致全株发病[7]。2.影响病害的因素2.1肥料因素肥料是影响姜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追施尿素

5、会加重发病率。据王金陵等研究,基肥不足,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施用过量的W块,姜瘟发病重;而土质肥厚,有机质多,在生长期施磷钾肥较多的田块,姜瘟发病较轻[81。吴德广等施用不同肥料(腐熟大豆饼、化肥、腐熟鸡粪)试验证明:不同处理对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产生较大差异,腐熟大豆饼作肥料的处理,发病时期明显滞后,且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l9j。2.2气候因素中国5〜10月是姜瘟病的高发季节,此间温度高、雨量多,利于病害的发生及流行。病害能否发生与温度有较密切关系,特别是土温对青枯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较大。孙晓扬等在建兴等地调查发现:每月平均温度在24°C左

6、右,痫害开始出现,发痫率5.4%〜8.7%:土温28°C左右,土壤高湿,病害大流行11(2.3灌溉与病害关系漫灌、串灌是加速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承河元等研究发现:不适宜的灌水对病害有诱发作用。发病始期灌水过多利于发病,此外,长期灌水的W块比灌跑马水的田块发病重[llj。陈虹等也提出姜W最好用井水灌溉,并防止水源污染,如有条件可用塑料软管灌溉,反对漫灌、浸灌n21。2.4连茬与病害关系连茬与病害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据承河元等调查,前茬为番茄、茄、辣椒、马铃薯、花生的W块,有严重发病的趋势llu。陈卫军等发现土壤轮作年限讼发病较轻,反之发

7、病较重n31。王开源等研究发现:轮作2年病窝率1.6%,轮作一年病窝率3.6%,连作病窝率34%n41。孙晓扬等研宂发现:连作3年,发病率由3.8%增至51.4%;与非寄主作物轮作3年,发病率由29.5%下降至5.3%;水早轮作3年则基本无病株出现⑽。2.5土质与病害关系姜瘟病的发生与土质有很大的关系。承河元等研究发现:G砂土栽姜病害重;黄土、红土因病害轻;玉金陵沙壤土较粘土发痫轻lllj。林日辉也认为灌溉排水两边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田块栽培中,以沙壤土最好。并且,要选择地势高且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U5j。3.姜瘟病防治技术的研宄即使到了

8、现在,人们依旧找不到一种真正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去防治姜瘟病的发生,特别是己经感染姜瘟病的植株,只能处理掉。所以,人们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3.1化学防治姜瘟病为土传痫害,痫原菌变异大,寄主范围广,防治较为困难,目前还是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氯化苦、甲霜灵、乙膦铝、噻菌铜、高锰酸钾、甲醛等,施用方式为在播种前浸种或进行土壤消毒。刘升基等用99%氯化苦原液处理土壤防治姜瘟病效果较好II药效持久,但非特异性的杀死土壤微生物,影响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加重病情,容易造成环境和食品污染ll6j。魏仲军等采用25%多菌灵250倍

9、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进行浸种防病试验,防效分别为59.74%、52.45%,具有较明显保产效果ll7j。杨寿光等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雰素40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