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

ID:20657773

大小:1.37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14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_第1页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_第2页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_第3页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_第4页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犬病的病原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狂犬病的病原学一人类探寻狂犬病病原的历史狂犬病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令人恐怖的疾病,主要经由疯动物咬伤而传播。事实上,和鼠疫、天花、流感等曾造成人口大批死亡、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影响的传染病相比,狂犬病对历史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人类受害者的数目从未引起人口统计上的重大改变。但该病的惨痛的临床过程,一旦发病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死亡的悲剧结局,长久以来在中外学者、文人的笔下都获得特殊的关注。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特别典型,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世界上有关病毒病在历史上发生情况的最明确可靠的记载以有关狂犬病的记载为最早。国外关于狂犬病的最早历史记载1.世界上关于狂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距今4300年以前美索

2、不达米亚(古王国,在今伊拉克境内)的埃什努纳(Eshnunna)法典,其中有关于狂犬咬人致死后犬的主人应如何赔偿的具体规定。这说明当时已对狂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和预后有明确的认识。古代诗人和哲学家的记述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公元前6世纪)中,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00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22年)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狂犬病的明确记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及以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公元一世纪)的名医塞尔萨斯在实践中对被疯狗咬伤的伤口用腐蚀剂、拔火罐、烧灼和吮吸等方法来进行处治。随后古希腊名医盖仑(约130~200)还用截肢术治疗狂犬病。对被狂犬咬伤的伤口及时进行冲洗、清创和消毒是减少发

3、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狂犬病毒(RV)从伤口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较慢。动物实验证明,在小鼠足垫接种病毒后,4小时内切断接种肢,可使动物存活,晚了动物就死亡。在将近两千年前无有效的特异治疗的情况下,以截肢的高昂代价来换取无价的生命,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19世纪以前,对狂犬病病因的认识总的来讲是盲目的,甚至常常是荒谬的。对病因的解释:极端的燥热;干旱;性挫折;心理过度紧张等;而“魔鬼附身”似乎是更容易被一般人接受的一种解释。狂犬病人的典型特征是极想喝水但又极端“恐水”(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所以古代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将病人出其不意地扔入池塘,认为这样可以使病人对水的饥渴和恐惧同时消除。处治狂犬病的其他

4、方法:用盐或炽热的烙铁处理伤口;用狗头焚烧的余灰敷伤口;服用獾、杜鹃和燕子粪的煎汁以及各种“魔水”等。2.我国古代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成就中国古籍中有关狂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著名史书《左传》,其中记有“(鲁)襄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56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瘈狗。”这说明我国在2500年前就已有疯狗(即狂犬病)存在,而且已认识到这类疯狗对人危害极大,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驱逐疯狗。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有治“狂犬齧人”和“犬齧人”各三方,其中有一种外治方是“犬所齧,令毋痛及易瘳方”,具体治法是“令(齧)者卧,而令人以酒财沃其伤。”即被狗咬伤后,

5、采用酒剂冲洗伤口。《五十二病方》是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系由一人手抄在高约24厘米的半幅帛(丝绸)上。据考证《五十二病方》成书年代当在公元前5—6世纪,所以中国为预防狂犬病而采用基本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比欧洲可能要早500年以上。我国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的《肘后方》我国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约公元303年)卷七谈到识别狂犬病的方法,认为该病“过三七日不发则免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这与现代的统计资料大体相符(不过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少数超过百日,有约1%甚至在1年以上)。该书中还提到以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作为防治措施,虽未具体指明对狂犬脑组织如何减毒,其疗效也无从肯定,但这种基于“以毒攻毒”思

6、想的疗法,已具有主动免疫思想的萌芽,对我国早在十世纪时发明用“人痘法”预防天花可能有积极影响。狂犬病的起源综合各国的历史资料看,狂犬病的发源地可能在东半球的亚洲或欧洲。而西半球的狂犬病很可能是在18世纪由欧洲传入的。在南美直到1803年才在秘鲁发现犬狂犬病。狂犬病控制史中的六个里程碑人类对狂犬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历史还只有一百多年,其中以下六件大事构成了六个里程碑:里程碑之一188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在对狂犬病毒(RV)的本质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生产狂犬病疫苗的方法,为从根本上解决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基础。用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除了天花疫苗外,狂犬病疫苗是最早成

7、功应用的一种,由此开创了现代疫苗学的新纪元。里程碑之二1903年,意大利医生内基在感染的神经细胞内发现狂犬病毒(RV)包涵体——内基氏体,可用于狂犬病的早期诊断研究。里程碑之三1940年代开始将有效的狂犬疫苗大量应用于狗,从而显著降低了人狂犬病的发病率,促进了更多的无狂犬病国家和地区的产生。里程碑之四1954年,在人的狂犬病免疫程序中增加免疫抗血清,可进一步提高被狂犬严重咬伤者的存活率。里程碑之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