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

ID:20658461

大小:17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_第1页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_第2页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_第3页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_第4页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方案概述随着城市经济的腾飞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政府及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治污力度,目前部分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已经安装了一些水质监测仪器,城市排水、流域水质监测设备还在逐步完善,污染监测工作由原来手工监测到自动化监测迈进了一大步,但由于各厂家的监测仪器仪表、数据采集软件的通信协议、系统结构、工作平台、开发工具、数据库等不尽相同,使得监测数据共享性差或信息根本无法交流,大量

2、的数据只停留在监测现场,监测手段的自动化而没有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未能转化为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具有分析和决策功能的信息;基于以上对水质监测现状的分析,结合以往对环保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我公司提出污染源在线监测整体方案,我们整合现有监测设备,采用GPRS通信技术,结合GIS系统,实现地表水质监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海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2.0版,是基于微软全新的.NET技术架构、ArcIMS地理信息系统及GSM/GPRS、PSTN等通信技术开发的水污染监测软件,系统

3、继承了1.0版的所有功能,采用B/S/S多层分布式结构,全面支持HTCII型数据采集器所有功能。方案介绍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用于环境水资源、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网络化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可连续或间歇地对监测现场的水质实现多种参数在线测定;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可对某一类污染参数、污染源、水系进行自动巡测,为水环境监控提供完整的科学数据,快速准确地掌握辖区水域的污染,及时了解水处理系统中各流程点的水质状况,有效地保证污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可满足企业生产高效、低耗、现场无人值守等要求。在线监测系统包括

4、监测中心站系统、在线监测网络、监测子站系统三部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子站包括水样采集、分析仪表、GPRS通信、计算机监控。水样经过采水系统通过泵、阀、管路进入到相关的仪器、仪表进行水质的自动分析与检测,检测后的数据信息通过RS232/RS485现场总线进入数据采集器。除仪器、仪表外的其它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如:泵、阀状态、室内温度、系统电源状态等模拟信号)则通过电压、电流信号进入数据采集的I/O接口,同时可把数据采集器和PC通过RS232/RS485、无线数传方式连接,通过子站的计算机进行现场监测

5、;围绕数据采集器将监测现场的监测仪器、仪表、计算机联结成完整的子站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又通过拨号网络、GPRS通信与监测中心站形成广域网,实现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共享。现场数据采集技术从监测现场设备仪器向上发展,逐步扩展到网络化,开放性和分布性GPRS终端,监测中心计算机网络从中国移动网络(或者互连网Internet)顶层向下渗透,直至和底层的现场设备可以通信。监测中心软件架构我们基于对软件系统的伸缩性、集成性、可测性和适应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考虑,在环保信息化建设中率先采用软件架构设计思想,并且在以往的产品

6、中,获得了很好的成果。本系统的采用的软件架构,使得系统可以获得著多的优势。软件系统架构以Windows2000/XP/2003.NetServer作为网络平台,以Microsoft.Net为开发平台,后台数据库可在SQLServer2000、Oracle8i、DB2、MySql间自由挂接。系统有良好的开放性、集成性、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国内唯一套完全基于B/S/S结构、GIS实时报警、多层分布式、的在线监测系统。(软件架构图见下页)《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SQLDatabase大型数据库Microsoft

7、.NetFramework底层框架DataEntity数据实体DeviceService设备服务层BusinessFacade业务外观WebApplication用户界面ARCServletExec地图服务ProtocolRuleBuffer通讯协议层ARCIMS电子地图HardwareInterface硬件接口层GRPSModem池SMS短信无线数传MBRSOAPDataAccessLayer数据访问层Microsoft.NetFramework底层框架JAVA2底层框架SOAPSOAP二次开发接口ADO

8、.NetWebServiceAsp.NetXml.NetWebServiceRemoting二次开发接口架构的技术优势:Ø基于.Net架构C#语言,面向国际、面向未来Microsoft.NET平台对用于数据交换的XML(WWW联合会(W3C)维护的开发标准)和模块化的XMLWebServices的依赖,消除了数据共享和软件集成的障碍。对于.Net,XMLWebServices使用松散式偶合连接,既能承载更大访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