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ID:20659449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_第1页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_第2页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_第3页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_第4页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总体上说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结构组成。各结构之间结点由椎卯结合的形式,在中国古建筑中,古典园林自成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它是一种“创作自然、寓情于景”的艺术。  常州素有水上江南之称,明清时期新建的私家园林和亭台楼阁不胜枚举。目前具有代  表性的就是迄今保留“四大名园”分别是:常州意园、近园、未园、约园四大名园。体现了近代常州文化底蕴,凸显了江南的城市空间景观。  1、意

2、园在常州市区后北岸4-8号。原为清康熙年间状元赵熊诏府邸花园。有宅第28进,占半条县学街。其后人赵怀玉曾于此建"方玉堂"、"云窝"及水阁、亭榭等景点。太平军占领常州后设圣库,英王陈玉成曾在此驻节。同治三年(1864)四月初六,李鸿章军攻陷常州,抢劫圣库,焚烧房屋,仅存头门、大厅及魁星阁。光绪十二年(1886)园归县令史干甫。史加以改建,集蔡襄书"以意为之"四字为额,遂称"意园"。筑垣墙,以漏窗隔成内外园。内园有花厅、假山,分呈四季之景;外园有延桂山房、明月廊、鱼池、亭榭及临溪之望云水榭等。廊壁嵌有米芾、蔡襄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十余方。为

3、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兴建于清朝的乾陵年间,座落在常州市长生巷的常州宾馆之内,是江南地区最具清初明末风格的.      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虽只不过区区数亩的面积,然则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所在。  近园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精细而雅致,处处体现了“淡语皆有味”的意境。再看其园林的造景,格局不俗,质朴大方。近园的亭台楼阕等建筑,大多环山绕水,错落有致,非常注重比例的适度。其北面的“西野草堂”傍水而建,是主人宴请宾客之地。西南方向有

4、“天香阁”、“安乐窝”以及临池水的“得月轩”。再向北行便是“秋水亭”,一路下去是“虚舟”、“容膝居”、小径往还,清幽自然,极负“远山近水自成趣”的意境。东侧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30副。近园现已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常州未园是江苏省常州市著名的私家园林,位于常州市大观路原二十三中学(今市青少年科学艺术宫)内。          4、常州约园在今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由清赵起购置修葺而成,约园以奇石见长,有著名的约园12峰,即灵岩、绉碧、玉芙蓉、独秀峰、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还有梅坞风情、海棠春榭、小

5、亭玩月、城角风帆等24景。现园中花木扶疏,清流回环,池边罗列形态各异。        二汲取园林建筑元素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之中  “前后北岸”延陵西馆、沿街建筑旧址改造项目,位于市中心延陵西路北侧、城中路东侧,属于“前后北岸”历史街区部分改造内容。      “延陵西馆”整体空间布局采用院落式布局,主体部分采用满铺的形式,满足现代功能的需要,沿延陵路做较大的退让。在确保与历史街区相协调的基础上,重视与延陵路及迎春步行街尺度相适应,主体建筑高度不超过两层,檐口高度控制在8米以下,沿延陵路和城中绿地一侧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檐口高度控

6、制在12米以下。满铺部分屋面通过坡顶的形式进行分割,呼应传统院落式空间肌理。立面上以单元分割,尽量接近常州传统民居的比例尺度。建筑采用园林式民居风格,屋顶采用“提栈”做法;屋脊采用“纹头脊”;仿小青瓦屋面;门窗等特色构建采用现代材料及技术的同时,用“神似的手法”与常州韵味取得呼应;  建筑色彩应体现粉墙黛瓦的特点,控制为黑、白灰、及褐色,原木色等。  “沿街建筑”空间肌理是北侧历史建筑的有机衍生,院落式布局,部分院落可采用加顶的方式增加建筑面积和形成较大的空间。建筑高度以一层为主,局部两层,檐口高度控制在8米以下,单体进深以8米左右为

7、主,控制在9米以内。建筑采用园林式民居风格,屋顶采用“提栈”做法;屋脊采用“纹头脊”;仿小青瓦屋面;门窗等特色构建采用现代材料及技术的同时,用“神似的手法”与常州韵味取得呼应;  建筑色彩应体现粉墙黛瓦的特点,控制为黑、白灰、及褐色,原木色等。            三将传统园林建筑符号和手法灵活多变应用到现代建筑之中  现代建筑在空间布局和建筑造型方面的设计中吸纳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符号和手法,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常州的“云山诗意”项目(效果图)以与环境和谐共处为原则,尽量不破坏环绕四周的自然景观,并在院落中制造了一些人文

8、景观,充当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过渡。三面建筑、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小径叠石、高树低草的后花园,精巧的错落布置尽显“步移景异”的狮子林特色,小区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悠远宁静的画面,湖、池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