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

ID:20669149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_第1页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_第2页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_第3页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园教师绰号论文 绰号文化论文: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有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1]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亦。”[2]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笔者试就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粗浅的探析,希冀能给中学学生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汕头某中学共有20

2、00多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该中学的学生也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给老师起绰号的文化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1.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

3、,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2.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数学林”(数学老师姓林)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狼眼”(白眼珠多、黑眼

4、珠少)、“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冰山老妖”(教龄长,不拘言笑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孙大炮”(喜欢吹牛)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油条”(喜欢吃油条)等等。  3.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

5、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学生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4.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该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

6、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尖嘴”(长相不雅,嘴有点凸)、“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给老师起绰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中学生的生长、发展的心理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细究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

7、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2.家庭管教的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

8、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