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诊断和鉴别诊断1

ID:20682708

大小:23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4

诊断和鉴别诊断1_第1页
诊断和鉴别诊断1_第2页
诊断和鉴别诊断1_第3页
诊断和鉴别诊断1_第4页
诊断和鉴别诊断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诊断和鉴别诊断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丘疹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第一节面部丘疹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表1-2-1面部丘疹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表病名部位皮疹特征自觉症状组织病理病因主要鉴别的疾病寻常痤疮面部、胸背部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粉刺发炎后形成红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严重可有痒痛感。病理改变为毛囊周围炎症,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内分泌因素、细菌感染、遗传因素。酒渣鼻、职业性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药源性痤疮、须疮新生儿痤疮面颊、额部、颏部红斑、丘疹,黑头粉刺及脓疱,偶有结节及囊性变化。无组织病理示毛囊周围炎症不明。可能由母体带来的雄性激素过多所致,可有家族

2、史。婴儿湿疹新生儿毒性红斑粟丘疹好发于眼睑、额和颊,也可见于其他部位针头至粟米大小、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坚实丘疹。群集而不融合。无组织病理示表皮样囊肿,囊腔由角质细胞所填充。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的为继发于某些皮肤病。汗管瘤毛发上皮瘤胶样粟丘疹上面部(特别是眼周)、手背部等暴露部位。有丘疹型(直径1-3mm圆形丘疹、坚硬、刺破可挤出胶样物)及斑块型。无组织病理示真皮中可见大片均匀一致的嗜伊红胶样物,有裂隙。不明结节性硬化病汗管瘤粟丘疹汗管瘤主要发生于眼睑、颊上部、前额、颈及前胸直径2-3mm,扁平或半球形,淡黄或褐黄色丘疹,密集而不融合。无病理改变为

3、小汗腺导管瘤不明。可能与内分泌有关,亦有家族倾向。扁平疣毛发上皮瘤粟丘疹毛发上皮瘤面部,尤其是鼻旁两侧、额部、眼睑及上唇针头至黄豆大小,球形或卵圆形,坚实,有透明感的丘疹和小结节,有毛细血管扩张。偶有轻痒或烧灼感。组织病理为角质性囊肿。囊肿中央完全角化,有钙化。瘤体在真皮,无包膜。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有家族史。汗管瘤结节性硬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瘤结节性硬化病多集中在面部中央面部血管纤维瘤、甲周纤维瘤、鲛鱼皮样斑块、叶状色脱斑无病理改变:面部血管纤维瘤表现为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增生单一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寻常痤疮毛发上皮瘤囊性腺样上皮瘤病汗管

4、瘤黑头粉刺痣任何部位,但以面、颈、上臂、前胸及腹部多见。群集的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毛囊性丘疹,顶部中央有黑色角化过度的角质栓。无病理改变为一个宽而深的充满角蛋白的表皮凹陷,很象扩大的毛囊。良性肿瘤萎缩性毛周围角化病寻常痤疮一、寻常痤疮寻常痤疮(AcneVulgaris)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理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上皮角化亢进、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炎症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寻常痤疮的基本损害是粉刺,包括黑头及白头粉刺,以及粉刺发炎所形成的丘

5、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有的愈后可留下瘢痕。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明显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呈黑色系皮脂氧化及黑素所致,较易挤出黄白色脂栓。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为皮色、灰白色和黄白色小丘疹、表面光滑,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粉刺(多为白头粉刺)发炎,可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一系列皮损。有的愈后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临床上常多种损害同时存在,表现出各种类型。本病好发于面部、上胸部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严重者可有痒感、疼痛和触痛等。病程慢性,发育期过后可逐渐自

6、愈。(二)实验室检查1、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毛囊漏斗内的角化细胞潴留,毛囊漏斗囊状扩张,大粉刺含有层状角蛋白。炎症性损害示毛囊周围有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毛囊壁破裂,并在毛囊内形成脓疱,主要含有中性粒细胞,还可发展成脓肿。2、微生物学检查:痤疮丙酸杆菌(P.acnes)应达到某一最低限数,才能形成痤疮,其最低限数是1000/cm2。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及糠秕孢子菌(m.furfur)在痤疮损害中不起主要作用。3、激素水平测定:部分痤疮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但也有发现痤疮患者血清中无雄激素异常。少见的绝经后痤疮与雌激素水平下降

7、、雄激素相对增多有关。[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酒渣鼻、职业性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药源性痤疮、须疮等鉴别。1、酒渣鼻: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颜面中部,分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鼻赘期。损害为弥漫性潮红充血,伴毛细血管扩张,以后才有丘疹、脓疱,晚期形成鼻赘。2、职业性痤疮:常见于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蜡等经常接触的工人,可出现痤疮样皮疹。损害大多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尚可见于手背、前臂等接触矿物油的部位。3、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损害为粟粒至豌豆大的小结节,半球形,呈半透明红褐色、褐色或棕黄色,触之柔软,中央坏死。玻片压诊可见淡黄色或褐黄色半透明

8、小斑点,愈后往往留有色素性萎缩性瘢痕。对称分布于眼睑、鼻唇沟及颊部,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4、药源性痤疮:发生于服用皮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