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

ID:20684341

大小:67.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_第1页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_第2页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_第3页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河南濮阳安阳地区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对临床生化分析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质控工作,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间检验科1000份生化检验标木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住院患者10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木资料,并统计因分析前因素致标木不合格的标木(患者)例次、比例,追溯其影响因素。结果:1000份参与研宄的标木中,不合格标木61份,不合格率为6.1%,其中,因分析前因素致标木不合格的有48份,不合格率为4.8%,在所有不合格标木中占78.7%,涉及到的分析前因素共9种,其中,以溶血因素和标木采集时间因素所占比例最

2、高,分别为25.00%和22.92%,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前不同环节都可能影响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通过对其分析,最大程度降低检测干扰,做好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提高检验质量只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分析前因素;生化检验项目;影响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生化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检验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也为生化指标检测的质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牛.化检验的不同阶段分,标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分析前,涉及的工作种类多

3、、影响因素的隐蔽性强,一旦出现误差,严重影响后续医疗活动[1]。有调查数据显示,71%的实验误差来自分析前[2],木文随机抽取检验科1000份生化检验标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生化检查的分析前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质控措施。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检验科1000份生化检验标木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不同科室住院患者1000例,回顾其基木资料,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518例和482例,受检者的年龄从18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4.5)岁。1.2方法冋顾并统计1000例参与调查研究患者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标本不合格情

4、况的发生情况,并记录、计算因分析前因素致标本不合格的标本(患者)例次、比例,追溯其影响因素。1.3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000份参与研究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61份,不合格率为6.1%,其中,因分析前因素致标本不合格的有48份,不合格率为4.8%,在所奋不合格标本中占78.7%,涉及到的分析前因素共9种,其中,以溶血因素和标本采集吋间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5.00%和22.92%,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5、)o见表1。3讨论临床生化指标的检验过程,做好分析前因素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000份标本中,因分析前因素致不合格的标本进行了统计,可达4.8%,同吋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进行了总结,发现,标本的采集位置、吋间、采集量、操作因素、溶血因素、生理、饮食及药物因素以及检验仪器因素均可导致标本不合格。以血液标本为例进行分析,①标本的采集位置如果选择输液侧肢体,则血液标本会发生稀释,致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降低,而输注的药物也可能干扰相关指标的检测,因而,在血液标本采集吋要选择输液侧的对侧肢体。②标本的采集吋间大都选择在清晨空腹条件

6、下进行,由于该状态下机体各物质的代谢基本平衡,可以对多数检测指标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而餐前血钾、血清淀粉酶、肌酸激酶等的检测也要根据检测要求分别在餐后、发病后等不吋间进行检测。③采集量,标本采集量过小,可能无法满足检测仪器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采集量[3-4]。④操作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采血时压脉不规范,止血带的压脉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乳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因而,要求采血时压脉不要过长过紧,静脉不明显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反复攥拳,用力拍打等方法穿刺。⑤溶血因素,采血试管不干净,采血吋来回穿刺或有空气进入,采血管的震荡幅度

7、过人;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标本溶血,血清中的钾离子、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酸等指标的检测水平异常,因而,需要提高采血水平,做好采血前的检查工作,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5-6]。⑥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和生理因素,要求空腹检验的情况下,不禁食;采血前剧烈运动、心情极度紧张,服用影响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药物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要求检测前做好知识宣教工作,调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必要情况下停止用药,并叮嘱患者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放松心情,保持安静状态。⑦检验仪器因素,检验时仪器运行异常导致结果不准确,这要求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保养维护、校正,科学使用,严格按

8、操作说明进行[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