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说课稿

《背影》说课稿

ID:20700973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背影》说课稿_第1页
《背影》说课稿_第2页
《背影》说课稿_第3页
《背影》说课稿_第4页
《背影》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说课稿说课者:张小菊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的《背影》,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同时,它又是构思精巧、叙事中结合抒情的散文的代表篇目,所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中蕴涵的父子深情,理解文章选材的独特角

2、度,为以后阅读同类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挖掘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培养学生对父爱的体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达到使学生从父亲的背影中感受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并结合自身,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①认识生字、生词。②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③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④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特点2、能力目标:①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

3、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②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3、情感目标:认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5(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说教学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很适合朗读,要让学生多读。读出文中的感情,使学生自己能够受到感动。所以我把该文教学重点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②理解其中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2、说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

4、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八年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所以我把本文的教学难点定为:①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背影的内在含义;②抓住人物的特征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的教学方法。②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③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相结合,激发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④教学用具:多媒体。2、说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

5、生和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再根据本文的思想内容,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①自主收集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③5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去体验亲情,充分理解父母对儿女的真诚无私的爱。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导语导入新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

6、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采用抽两名学生演唱筷子兄弟的《父亲》导入,这样导入能够把学生顺利地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对“我”的爱打下基础。(二)讲授过程1、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朱自清的有关资料2、生字、生词的练习。(多媒体显示)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了解作者的同时,培养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查阅工具书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3、朗读课文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朗读,最后教师点读。这样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把握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且对文

7、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涵义打好基础。此步骤也是为了突破本文的重点之一。4、整体感知①找出本文的文眼②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③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进行课文整体感知,屡清作者的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打好基础。5、启发诱导,合作探究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起什么作用?②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问题①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最”的含义,突出背影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问题②

8、的设计是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父亲的“背影”在那特定的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意义做好铺垫。③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其中作者着重描写的是哪一件事?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④第六自然段(望父买橘)中重点字词有那几个?其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的特征来理解人物的能力,从而为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打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