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

ID:2070142

大小:95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14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_第1页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_第2页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_第3页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_第4页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_第5页
资源描述:

《43、刺向苍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心提示东风五号导弹是我国第一种具备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自服役以来是我国核打击力量的中坚。其衍生型东风五甲、东风五乙均面向新时期的作战要求进行改良,性能上有了明显提升。在可见的将来,创造多个“中国第一”的东风五系列还将继续承担核威慑任务。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是威力最强大的中国武器。核武器问世之后,投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洲际弹道导弹拥有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在某些方面较空中投射方式有明显优势,战后很快即成为军事大国所谋求的目标。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R-7(北

2、约代号SS-6,绰号Sapwood警棍)远程发射试验成功,并于1959年入役。紧随其后,美国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SM-65(Atlas宇宙神)在1958年11月28日完成全程试验,同样在1959年入役。60年代我国掌握核武器技术之后,洲际弹道导弹也被提上了日程。1965年3月,负责规划两弹一星的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编号命名为“东风五号”(DF-5,后来北约代号CSS-4),并下达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71年首飞,1973年定型。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背景,东风五号的定位是一种发射井基,二级、液体推进的洲际

3、弹道导弹。该弹由中国国防部五院(现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hinaAcademyofLaunchVehicleTechnology,CALT)设计开发。前苏联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R-7更早之前的东风4型导弹射程仅有4000公里,射程偏短不能覆盖美国本土。1965年8月,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导弹方案论证。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选用了偏二甲肼(UDMH,Dimethylhydrazine)作为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NitrogenTetroxide)作为氧化剂。发动机的基础是北京万源的YF-2

4、0B。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称之为YF-21B,又名DaFY6-2发动机,由4台独立工作的YF-20B发动机通过机架并联组成,航向控制采用泵前摇摆方案(单机沿弹体切向摇摆,摆角±10度);第二级采用一台主发动机YF-22B和4台游动发动机YF-23B组成,YF-22B和YF-23B又称DaFY20-1和DaFY21-1发动机。从技术源头而言,YF-22B/DaFY20-1就是YF20B发动机的高空版。为了提高精度,导弹还采用了单组元无水肼弹头姿控发动机。制导系统选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静压气浮陀螺,先

5、进弹载计算机(中国首台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液体推进剂的贮箱采用高强度铝铜合金(LD-10),减重30%,可以有效提高射程。其他的研发重点还包括碳/石英端头防热材料,高硅氧布斜缠热压成型工艺制造等。1966年5月,东风五号开始总体方案的设计。到1969年6月14日,第一级发动机YF-21B试制成功。导弹的技术设计完成于1970年6月。此后导弹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开始测试,总共生产01批次东风五6枚。1971年3月,第一枚东风五号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工作完成。根据《世界航天发展史》一书:同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枚洲际

6、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上午11时,DF-5首发遥测弹发射,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导弹第一级情况正常,顺利分离。但由于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未能适应低弹道,207秒时Ⅱ级发动机提前30秒关机,姿态控制系统出现短时间的振荡,导弹落点偏远565千米。未能模拟全程弹头再入过程,防热结构和引爆系统也没有得到考验。东风五号最初选用的发动机以北京万源的YF-20B为基础。随后10月份,一院总体设计部总结教训,针对可靠性和作战使用性能,对东风五号的总体方案提出了10项幅度较大的改动。此后3年时间,主要进行

7、基本设计的改进工作,但导弹的两次发射试验均未成功。研发受挫之后,东风五号的试验工作暂时搁置,重点工作转向基本设计的修改。1973年10月,经周恩来批准,洲际导弹的研制、试验计划推迟。谈到第一批次其他东风五导弹的去向,就不能不提起一个巧合。同样是研制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和R-7、SM-65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成功地衍生出了繁盛的商业火箭家族。苏俄的卫星、东方、联盟和闪电等火箭均以R-7为蓝本,而SM-65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阿特拉斯火箭家族。东风五号则是与风暴一号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密切相关。风暴

8、一号运载火箭是1969年8月国家下达任务,由上海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两级液体火箭,同样采用N2O4和UDMH推进剂,结构与东风五相似,主要用来发射低轨道卫星。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基本成功。1975年7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1977年7月用风暴一号进行了低弹道第一次飞行试验。而长征2号家族的初始型号则是从东风五号01批次改装过来的。1974年11月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