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

ID:20703013

大小:32.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_第1页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_第2页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_第3页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批注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债务转移协议律师提示:1、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务人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将债务部分或全部移转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事实。债务承担的法律依据可参见我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2、债务承担分为债务转移和债务加入。债务转移是指债权人同意,将债务全部移转给第三人负担,由债务受让人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债务加入,是指债务人不脱离债的关系,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3、本协议的条款是针对债务转移的情形设计的。债务转让人(以下简称甲方):公民身份号码:联系地址:债务受让人(以下简称乙方):公民身份号码:联系

2、地址:债权人(以下简称丙方):公民身份号码:联系地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甲、乙、丙三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乙方债务承担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以资共同遵照执行:第一条标的债务1.1甲方对丙方负担的以下债务为标的债务:1.1.1金钱债务,包括本金人民币元和月利息为本金%的债务利息。截至年月日,债务总额为人民币元。1.1.2非金钱债务。即。1.2甲、乙、丙三方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标的债务是真实、合法、有效的。丙方同意甲方向乙方转让标的债务。律师提示:1、债权债务的真实、合法、有效、可转移是债务转移的前提条

3、件。2、附属于人身的不可转移的债务、债权人债务人约定债务不得转移的债务以及不作为的义务的债务都属于不得转移的债务。3、因债务转移存在影响债权实现的可能,因此债务转移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未经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移对债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原债务人不因此退出其与原债权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债务加入,因其不消灭原债务人的债务,对债权人有益而无害,因此债务加入不以债权人的同意为生效要件。1.3甲方丙方的其他任何协议或债权债务均与本协议无关。本协议成立、生效后,乙方不以甲方丙方的其他任何协议或债权债务的无效、可撤销或可解除为由,拒绝对本协议的履行。第二条债务转让对价及交付乙方受

4、让标的债务,甲方向乙方支付对价情况,甲乙双方同意按照下列第种方式执行第一,甲方一次性/分期向乙方支付受让价款,价款总额为人民币元,乙方应向甲方出具书面收据等有效凭证。第二,无须支付任何对价。第三,其他:。第三条债务的履行3.1乙方同意在本协议成立、生效后向丙方偿还债务。3.2乙方的履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3.2若乙方到期未能偿还债务,乙方对丙方承担违约责任。第四条债务文件原件的移交4.1甲方应于本协议签订之日将持有的标的债务文件原件(包括但不限于有关债权协议、担保协议、担保物的他项权利证书等)移交给乙方,并对文件原件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否则甲方须承担因隐瞒、

5、虚报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4.2乙方应于接收债权债务文件之日向甲方出具书面接收证明。第五条协议各方的权利义务律师提示:债务转移的法律效力存在以下特点:1、原债务人脱离债权债务关系,债务受让人取代原债务人履行债务。若债务受让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不得再请求原债务人承担债务。2、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随之转移。此项的法律依据为我国《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如履行期尚未届满的,债权受让人可以对债权人的履行请求进行抗辩。3、标的债务的从债务如附随于主债务的利息债务也一并转移。但是,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从债务除外,如保

6、证债务。除非保证人同意,否则保证债务不随主债务的转移而转移。5.1本协议成立、生效后,甲方与丙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若乙方、丙方擅自变更本协议约定内容,并由此引发争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由乙、丙双方各自承担。5.2丙方承诺丙方不存在权利瑕疵,任何第三人不会就丙方对标的债务享有的权利主张其他权利,否则丙方应赔偿由此给乙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维权支出的调查取证费、律师费、诉讼受理费等。5.3甲方同意为丙方依法实现债权提供必要的协助。5.4甲方、乙方向丙方履行义务的时间区分点为本协议成立、生效之日。在本协议成立、生效前,甲方基于与丙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对甲方存在未结清费

7、用的,由甲方在本协议成立、生效后日内向丙方一次性支付完毕。5.5根据标的债务的实际情况,甲方、丙方同意协助乙方办理标的债务的债务人变更手续,相关费用由方承担。5.6甲、丙双方对标的债务及其履行情况负有如实告知的义务。5.7在本协议成立、生效后,甲方对丙方享有的抗辩,乙方可以向丙方主张。第六条违约责任律师提示: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尽可能具体。但是,在约定违约金内容时,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违约金条款,但这种自由并非是绝对,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包括:1、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