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ID:20707099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5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孔永海13806716662    [内容摘要]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重视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从科学分组、制定规则、选择契机、建立评价机制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科学家

2、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在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孔永海13806716662    [内容摘要]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

3、自主、合作、交流中,重视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从科学分组、制定规则、选择契机、建立评价机制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科学家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在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

4、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突破和补充,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5、”要求我们的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探究科学的同时更要学会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目前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合作学习

6、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大多数实践操作还处于经验的水平,从而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科学分组是基础  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

7、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因此,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即: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

8、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互换或流动,可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提高新鲜感和合作学习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制定规则是保证  在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