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

ID:20716517

大小:8.1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0-15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_第1页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_第2页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_第3页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_第4页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finalcommonpath)(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脊髓前角(脑干的脑运动神经核)存在大量运动神经元,包括、和运动神经元.它们的轴突经前根离开脊髓后直达所支配的肌肉.{运动神经元:直接支配骨骼肌大神经元---快肌纤维小神经元---慢肌纤维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地外周传入,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的高级中枢下传的信息,产生一定的反射性传出冲动.运动神经元是脊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前根中有1/3来自运动神经元.有高频的持续放电.运动单位(m

2、otorunit):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眼外肌的运动单位(?)三角肌的运动单位(?)运动神经元的作用:(1)发动随意运动;(2)调节姿势,为随意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3)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使运动得以精确的进行。(一)脊髓的调节功能1.脊休克(spinalshock):高位中枢断离的脊髓,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或消失,血压下降,血管扩张,直肠膀胱中粪尿积蓄,发汗反射消失等----躯体、内脏

3、反射活动均消失或减退。断离水平以下感觉和随意运动丧失。二、姿势的中枢调节脊休克的恢复:部分脊髓反射活动逐渐恢复。简单的、较原始的反射先恢复如屈肌反射;以后是比较复杂的反射如对侧伸肌反射;血压回升,一定的排尿排便反射。有些反射比正常时加强,如屈肌反射和发汗反射等。断离水平以下感觉和随意运动不能恢复,永久性丧失。脊休克的上述表现并非由切断损伤刺激引起。讨论脊休克的意义:从脊休克的产生与恢复,了解脊髓的功能。(1)脊髓是某些基本反射的中枢,可以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活动,(2)脊髓的反射活动在高位中枢控制下不易显示,(3)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控制有易化,也有抑制。

4、(4)脊髓是感觉上传和运动下行的传导道。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姿势反射(posturalreflex):脊髓水平能完成的: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1)对侧伸肌反射:屈肌反射:非姿势反射,具保护意义;对侧伸肌反射:保持躯干平衡。人类在锥体束和皮层运动区功能障碍时,可出现特殊的屈肌反射---巴彬斯基征(+)(2)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受牵拉的同一肌肉作反射性收缩的反射效应.分类:腱反射(tendonreflex):位相性牵张反射肌紧张(muscletonus):紧张性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

5、感受器:肌梭与梭外肌呈并联关系有关的神经支配:肌梭的传入神经有I类,II类;支配梭内肌的为纤维,支配梭外肌的为纤维.1.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特点:单突触反射,潜伏期短(0.7ms)(2)梭内肌同时受到牵拉,同时发动牵张反射.肌肉的收缩是一次性的同步性收缩.(3)肌肉内快肌纤维成分参与。2.肌紧张缓慢,持久地牵拉肌腱是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姿势反射的基础.特点:(1)多突触反射(2)不表现明显的收缩动作,收缩力只是抵抗被牵拉(3)同一肌肉内不同运动电位交替性收缩

6、,肌紧张持久而不易疲劳.(4)肌肉内慢肌纤维成分参与.牵张反射的反射弧:拉长肌肉肌梭内感受器兴奋Ia,II类传入纤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被牵拉的肌肉收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腱反射亢进,提示反射弧某环节损伤高级中枢病变(?)腱反射的临床应用:3.腱器官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器,与梭外肌呈串连关系与肌梭功能不同:梭外肌作等长收缩时,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而肌梭传入不变;梭外肌作等张收缩时,腱器官的传入冲动不变而肌梭传入减少.肌肉被动牵拉时,腱器官和肌梭的传入冲动均增加.反射弧:梭外肌收缩张力增加刺激腱器官Ib类传入纤维中间神经元

7、抑制同一块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被抑制腱器官是肌肉的张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通过中间神经元对神经元抑制;肌梭是肌肉长度的感受器,传入冲动使神经元兴奋.(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去大脑动物: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横断脑干后的动物.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动物出现的肌紧张亢进的现象,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硬挺等.去大脑僵直是抗重力的伸肌紧张性亢进--消除肌梭传入冲动对中枢的作用,僵直现象消失.。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脑干网状结构中即存在着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抑制区,也存在着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易化区.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

8、侧,接受皮层,尾状核,小脑传来的冲动,发放下行冲动抑制脊髓牵张反射,还使易化区受到抑制.易化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