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ID:20721147

大小:7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第二课时5.齐读第三段“燕赵之收藏……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明确:此处写阿房宫珍宝之富。而这些珍宝,都是秦王豪夺所致。问:哪几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秦王对待珍宝的态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挥霍无度6.小结从开头至第三段的“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是属于课文的描写部分。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写得条理井然。所运用的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排比和对偶。描写的文段文辞华美、比喻丰富,并且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

2、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7.齐读这一部分,尝试背诵。第三部分:从“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至课文最后。1.    字词疏通2.   归纳这一部分文言知识使负栋之柱使:使得钉头磷磷磷磷:形容钉头密密突出的样子九土之城郭九土:九州使天下之人使:使得,让不敢言而敢怒而:连词,表转折函谷举举:攻占。本句为被动句可怜焦土可怜:可惜-3-族秦者族:灭族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假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

3、:以……为鉴,意动用法 3.分析“赋”这种文体“体物写志”的“写志”部分。“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我们在上节课已经了解了“体物”的部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在体物的基础上“写志”,看看杜牧是怎样直接对秦始皇、对秦王朝的灭亡进行评议的。齐读第三段“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至“可怜焦土”。明确:由此处开始,作者由描写转入带有抒情色彩的议论。“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强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秦始皇却不懂得体谅人心。齐读并赏析“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明确:六个

4、句子句式相同,表意也基本差不多,从各个方面采用排比、夸张的句式极言秦始皇的奢侈、挥霍。排比的气势正反映出作者代替人民对秦始皇所发出的义正言辞的血泪控诉。“天下人”的“不敢言而敢怒”与“独夫”的“日益骄固”矛盾冲突中,阿旁宫化为了一堆焦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总结了历史教训,认为六国和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明确:不爱其人,不爱人民百姓,失去了民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我们再来看看杜牧写作本赋的缘由:“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的举动与秦始皇何其地相似!作为一名关注社

5、会现实、匡时济世的封建知识分子,君主劳民伤财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他深深的忧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牧在这里借秦始皇建阿房宫的题材,用赋的铺陈排比,指出骄奢淫侈必亡国的历史教训,讽谏晚唐敬宗,勿使悲剧再度重演。这是什么手法?-3-明确:借古讽今问:除了本赋之外,你还能列举出杜牧其它使用了借古讽今手法的作品吗?明确:《泊秦淮》、《赤壁》等。这也反映出杜牧是一个对国家、民族命运有着深切关注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在一起。面对统治者无视国势衰微继续贪图享乐的现实,作为一个文人,杜牧只能采取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对统治者提出劝谏。这也放映出他匡时济世的情

6、怀和理想。第三部分行文思路:“嗟乎”议论秦始皇不体谅人心——铺陈秦始皇的奢靡浪费——百姓愤怒、独夫骄固——下场——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总结:  《阿房宫赋》曾有“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评价。此赋前半部分以描写为主,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旁宫的规模之大、美人之多、歌舞之盛、珍宝之丰、靡费之巨,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带有抒情色彩的议论。而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充满了激情,语言精美,富于文采;有时骈散兼行,于整齐中有变化;有时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有时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充畅。既有激情,又含深意,无愧于“

7、天下之第一文赋”的称号。-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