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ID:20724086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_第1页
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_第2页
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制扇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晋人的《古今注》中记载: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这里的五明扇是一种仪仗扇,是用作仪卫队壮威严的工具。汉代盛行的绢宫扇(即团扇、纨扇)是妇女扇风纳凉的扇子,苏州女子谢芳姿即有《团扇歌》见于记载。宋元以来折扇成为文人雅士必备的扇子,民国以来檀香扇兴起,流传至今,香飘四海。制扇为全国各地都有,但唯独苏州制扇以其精湛工艺独领风骚,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吴地

2、文化的一支奇秀。  1苏扇三类,技艺精湛    1.1折扇  南宋时便可自制,从明代开始有名,着名的乌竹骨泥金扇就以苏州所制者最佳。方法是先以金箔作底,上施彩色。明代江苏一带文人雅士特爱折扇,故有以扇随葬的风俗。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曰: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尤其是,苏州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打磨后的竹折扇骨,称水磨竹折扇,匀细光洁、高雅古朴,着称于世。苏州折扇大多用棉料宣纸裱成,其市矾扇面平挺坚牢,与水磨竹折扇骨相配,为苏州着名特产。  

3、1.2檀香扇  檀香扇脱胎于竹折扇,因其扇骨用名贵的檀香木制成故取名为檀香扇.苏州檀香扇,散发天然香味,纤巧玲珑,使人有清凉幽香的感觉。扇骨由檀香木制成,扇身巧妙细镂,采用拉花、烫花、画花雕花工艺,扇面绘上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  1.3绢宫扇  苏州的绢宫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朝。它以竹、木、牙、角、铁丝、丝绸为主要原材料制成,扇形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扇面以绢为主,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也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由于绢宫扇以绢为扇面,不易保存,目前主要以檀香宫扇为主。

4、表现内容一般有佛教艺术、古典仕女、童子神仙、翎毛花卉等大众喜问乐间的传统吉祥题材。  2百年沉甸,流芳百世  2.1明朝时期的苏扇  折扇一经成为商品,便有小作坊生产。苏州制扇作坊最早出现在明代宣德年间,苏州近郊陆墓制扇兴盛,并且名手辈出。嘉靖十七年,折扇趋兴,几乎达到流行浸广,团扇废矣的程度。皇室以至地方官僚穷奢极侈的生活需要,社会上绅豪学士、才子佳人弄雅寻兴的特殊需要,都给制扇技艺的充分发挥和制扇行业的日趋崛起造成了人为的刺激。而苏城阊门一带市面繁荣,商贾云集,销路广阔,更吸引陆墓制扇艺人进城从业。  明

5、代后期,制扇作坊已由陆墓发展到苏城阊门内桃花坞一带。  2.2清朝时期的苏扇  清初顺治三年,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苏州摺扇成为进呈皇家的贡品之一。康、雍、乾三朝,随着苏州手工业的发展,制扇生产和技艺得到相应的巩固和发展。道光六年,设在阊们西街的毛恒凤扇庄,专门经营苏州摺扇。咸丰、同治间,苏州摺扇行业已有行会组织。光绪年间,有常州湖塘桥的张多宝、南京栖霞山的杨老五等制扇名手,来苏连同本地同行共百余艺人集中在桃花坞韩衙庄一带,分设十余家折扇作坊。至此,苏州折扇行业更具规模。  2.3民国时期的苏扇  民国期间,苏州

6、折扇行业总的情况是由兴转衰,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的1936年,行业规模又有所扩大。期间有些作坊随着资本逐年积累,一经发迹,便开设扇庄。苏州檀香扇是从长期的折扇发展过程中逐渐衍变而来的,以檀香木制扇,虽然早已流传,但它成为一个独特的扇种,不过六十余年的历史。苏州是檀香扇的发源地,细巧幽雅、精致玲珑的檀香扇,自上世纪初制作生产以来,经过不断的换代更新,以其独有的工艺特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宠爱。从民国初到抗日战争爆发期间,苏州先后开设的扇庄有:张多记、扬政记、李瑞记、唐恒记等多家。在苏州古城区内主要集中于阊门、

7、桃花坞大街一带,颇为兴盛。  2.4檀香扇的盛与衰  20世纪20年代以张多记扇庄为代表的苏州扇子作坊,开始了初具规模的檀香扇生产,由于工艺制作上的革新生产出许多新的花式品种,式样新颖美观,品种繁多,工艺技术日益完善迅速在南洋等东南亚地区畅销,并逐步取代了竹折扇的传统地位。苏州檀香扇的生产作坊也逐渐增多。后来因为战乱檀香扇外销中断,大量作坊倒闭,檀香扇陷入困境几近瘫痪。解放后,个体户制作逐渐恢复,制作人员增加,工艺操作和艺术表现出现重大改进,品种繁多产量上升,檀香扇成为世人所知晓的苏州特色的地方产品,享誉海内

8、外。1955年成立苏州檀香扇厂。  十年文革以后,从80年代至90年代檀香扇进入了繁荣期,檀香扇从实用转为纯艺术观赏品。追求精、细、大制作,多种工艺结合,使檀香扇跃上了一个新的档次,众多作品在省、市、全国获奖,产品远销海外。由于檀香扇本身木材名贵且造型优美,玲珑雅致,清香扑鼻也成为收藏观赏、馈赠亲友的佳品。然而,由于国营集体企业体制的众多缺陷,及民间个体经济的冲击,苏州檀香扇厂走向衰弱,大量技术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