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

ID:20724273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_第1页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_第2页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_第3页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_第4页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除了因生理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等原因导致当事人一方弱势之外,权利的贫困、话语权的缺失以及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等因素也使得弱势当事人在诉讼程序进行中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为了避免司法制度运行对弱势群体的二次伤害和剥夺,缩小当事人之间的差异,弥补现行民事诉讼法之缺陷,本文从立案阶段的审查、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法官释明权的行使等入手予以探讨。  关键词诉讼弱势当事人程序救助权利贫困  简介:杨静,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D925:A:1009-0592(2012)05-126-02    

2、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原有的权利、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可避免地催化和形成了边界较为清晰的各个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社会纠纷和转型社会冲突,司法如何避免司法制度的运行对弱势群体的二次伤害和剥夺,如何在司法既有资源的范围内缩小弱势一方与强势一方之间的差异,实现实质正义,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诉讼弱势当事人概述  (一)弱势当事人概念  目前对弱势群体的界定都是从社会学、伦理学等视角入手,而本文提到的诉讼弱势当事人有别于此。首先,它是一个相对性概念,这种相对性表现在双方当事人进

3、行对比时,一方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处于弱势,但并不排除其在某些方面处于较强地位。其次,弱势当事人是一个动态性概念,它随着诉讼进程的不断推进,可能因客观环境和当事人自身原因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它是一个程序法范围内的概念,它是从司法保护的角度对一类特殊当事人所做的界定。因此,本文所指的弱势当事人是指在诉讼中因财富、教育水平、受尊重程度、社会参与程度以及宗教、政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在诉讼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  (二)弱势当事人的特征  1.弱势诉讼地位的相对性。“强”与“弱”本身就具有相对性,例如:相对于铁路运营和管理

4、部门,乘客是弱势;相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业主是弱势。弱势当事人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因时间、地点、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体而言,弱势当事人可能曾经属于强势群体而现在却不是,也可能在富裕地区属于弱势而在贫困地区却属强势,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但在其他方面又处于优势,在诉讼外与一般群体相比处于强势,但在特定的诉讼中时,与对方当事人相比,又处于弱势。因此对于弱势当事人,我们应依问题所处的具体情形确定其内涵和外延。  2.弱势诉讼能力的脆弱性。司法实践中,弱势群体由于被社会生活边缘化而致使其利益被忽视,弱

5、小的自身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加之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的缺失,导致其在诉讼中权利得不到主张,利益得不到维护。  (三)诉讼弱势当事人成因  弱势当事人成因复杂,除了因生理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等原因导致的弱势之外,制度性因素导致的弱势也是主要原因。传统司法理念认为,司法制度应当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应当“为所有当事人提供相同的正义供给模式”。然而这种看上去平等的、统一的,而且也不是没有照顾不同人群的司法理念却忽视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对司法正义的特殊需求,忽视了诉讼当事人对抗实际上是否能够实现,在错综复杂的成因之中,我们将对其归纳为:  1

6、.权利的贫困。现代人权观念的普及使得弱势群体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具有了平等性,但是这种平等性仅仅是立法者观念上的平等。观念中的平等是一种形式的平等,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并未顾及最终的后果。“人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比较富有的人在法律上的优势。在各个国家,法律的普遍精神是有利于强者而不利于弱者。法律帮助那些拥有财产的人而反对没有财产的人”。立法作为权利的初始分配,在权利分配的过程中“立法者并不是把权利和义务直接分配给具体的人,相反,立法者首先要确认和设立若干社会地位。立法者订立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某些权利和义务同某

7、些法定的地位结合的过程”。弱势群体因处在社会边缘,影响立法的能力弱小,因此在立法的权利分配中就输到起跑线上,  2.话语权的缺失。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分化,最终使得电视、报纸、各种有声或无声读物等话语媒体被话语强势者、占优势地位的个体或者政府所掌握,而弱势群体却由于“经济资源贫乏,远离权力中心,处于社会边缘;占有的社会资源少,抵抗社会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在政治资源或权力资源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文化程度低,在高强度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社会声望和职业地位处于弱势”等原因,最终因“话语渠道的不顺畅导致自身利益诉求无法表达,利益机制无

8、法建立,权益维护机制无法声张,声援机制无法启动”。  3.信息掌握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双方当事人所收集、掌握信息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异。诉讼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另一方当事人是势力薄弱的单个消费者;一方是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另一方却连预交诉讼费都存在困难;一方是富有诉讼经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