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ID:20726337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及说明情景设疑引入新课引出向心力概念1.承上启下,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维持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就叫向心力.2.配合演示Flash动画片.3.教师强调: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只是合外力,并不是真正受到的力;向心力的作用只是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举例对比:F与v在同一直线时,F对v的作用)引导学生回答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理解、记录. 向心力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加

2、上新教材没有明确向心力的概念,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做出理论分析,使学生容易接受. 学生实验体验教师指导学生做教材中的实验,提问:1.牵绳的手有什么感觉?2.如果增大或减小小球的线速度,手的感觉有何变化?3.如果松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4.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起什么作用?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回答老师的提问.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获得成功的乐趣,实际教学效果表明学生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猜想与假设 1.教师提问: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引导学

3、生设计实验并对猜想进行验证.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做出猜想,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猜想.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实验探究的方案.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验与探究教师演示Flash动画,让学生知道怎样使用器材探究.同时明确:细绳的拉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注意用牵细绳的手的感觉来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教师强调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当学生做完后,教师再把弹簧秤改为力传感器重复实验步骤,学生一起观察,进行定量直观分析.学生按照先前设计的方案利

4、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与探究,对猜想进行验证.实验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感受,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结论:(1)当m、相同时,r越大F越大.(2)当m、r相同时,越大F越大.(3)当、r相同时,m越大F越大.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严谨、细致、耐心的态度.  演示实验验证教师先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1)质量比为2:1的钢球和铝球,使他们的运动半径r和均相同,观察露出的红白相间的方格数比值为2:1,即两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也为2:1,因此F与m成正比.(2)当m、相同时,半径比为2:1,向心力的比值也为2:1,因此F

5、与r成正比.(3)当m、r相同时,比值为2:1,向心力的比值为4:1,因此F与2成正比.教师由此验证向心力大小的公式: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然后根据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又根据导出第三个表达式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方法.引出向心加速的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F的作用下必然要产生一个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的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所以称为向心加速度.(对比: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的区别.)学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让学生明白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6、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又是一种变速运动. 例题分析例一、请大家分析下面物体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课件展示:①旋转餐桌上的盘子;②旋转漏斗内的玻璃球;③游乐场的海盗船)例二、春兰XPB46-801全自动洗衣机脱水转速为800转/分,内桶直径为400mm,试计算该脱水桶工作时桶内衣服所具有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少?是重力加速度的几倍?为什么脱水桶能使衣服脱水?学生学会判断,计算讨论解决. 总结与作业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2.作业.学生回忆知识. 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图:图片及设

7、问引入——向心力定义得出——学生活动(手拿细绳水平转动小球,从手的受力变化获得感性认识)——影响向心力大小因素的猜想——结合弹簧秤和空心圆珠笔杆及弹簧秤定量体验——教师用力传感器定量分析——进一步用向心力演示器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向心力公式——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得出向心力的其他表达式——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例题分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向心力概念:  2.向心表达式:         推导过程及例题  3.向心加速度:         

8、解题过程  4.例题分析:教学反思: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很喜欢教师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大胆发言.比如教师通过情景设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课堂气氛非常好;教师让学生猜想时,学生都很活跃,各抒己见.在课堂中,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