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ID:20730577

大小:55.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_第1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_第2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张莒俊邱远梅陈君祥(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考血浆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闩(hs-CRP)的浓度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组血浆D-D、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设立为梗死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分析两组hs-CRP、DD的含量。其屮hs-CRP采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

2、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45例患者血清屮hs-CRP,DD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hs-CRP浓度水平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质;D二聚体脑梗死的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脑梗死的诊断常依靠CT检查判断,故不能早期、准确地反映脑梗死的病程发展情况,大部分的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因此早诊断早溶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

3、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脑系科住院的AC1患者45其中男25例,女性2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0.7岁。入选标准: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在治疗前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其诊断符合。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ACI、凝血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肝肾疾病。健康对照组60例,其屮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4岁,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肝肾功能健康的健康体检者。1.2方法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hs-CRP真空采血管取血3mL。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检测方法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D-D用柠檬酸钠真空

4、采血管,lh内上机测定。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CA7000)上检测。1.3统计学处理所冇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ACI组与对照组的hs-CRP、DD水平的比较结果.表1ACI组与对照组血浆CysC、Hey、hs-CRP、DD浓度的比较(x±s)例数hs—CRP(mg/L)DD(mg/L)ACI组4518.32±8.654.81±1.42对照组601.99±1.700.85±0.38注:与对照组比较

5、,P<0.053讨论:急性脑梗死是因为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梗死是高致死性、致残性的常见疾病。虽然CT和MRI对脑梗死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设备昂贵,难于在中小型医院普及和开展。昂贵的检查费用也使经济困难的患者难以承受。更重要的是,CT和MRI对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有限。因此,探寻一些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和病情进展监测有价值的检测方法,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AC1是常见的高凝性疾病,其生理过程是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变化。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而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产物,它反映活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是唯一直接反映

6、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其水平的升高提示体内继发纤溶的提高,可作为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是血栓被溶解的直接证据【1】。研究己证实,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在AC1吋检测D-D的变化,不仅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II可作为ACI溶栓治疗疗效判断的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含量随脑梗死病情加重而升高,大量研宄表明,DD检测的应用奋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脑血管病的预测及预后判断[2】,资料还显示,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脑梗死灶的人小,有助于判断病情,估计顸后.本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

7、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因此,D-二聚体测定因其可操作性强、简单、快速、易行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溶栓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冇极其重要的作用。ACI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hs-CRP是炎性反应的生物学标志物,不仅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十分敏感的血清学指标,而II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研究发现,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CRP,其在不稳定性斑块中起了主角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