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

ID:20736296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气污染控制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实验一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评价冃前,机动车尾气污染己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汽车排出的CO、HC、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进行监测并对其污染特性进行评价是大气污染研宄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一、实验目的(1)掌握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屮颗粒物浓度的方法;(2)通过对比道路交通与远离道路交通环境(如校内)中颗粒物的浓度及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特征,对道路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特性进行评价。二、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器特性的

2、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己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测定其粒度分布。本方法适合于用大流量(1.1〜1.7m3/min)或中流量(0.05〜0.15m3/min)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屮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m3。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2)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门校准器。(3)气压计。(4)滤膜:

3、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稀滤膜。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5)分析天平:感量O.lmg。(6)离子色谱仪:(7)超声波清洗器四、测定步骤1、环境空气屮颗粒物的采集与浓度测定(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2)采样:①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査,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②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室温度控制在15〜30°C之间,记录T平衡温度与湿度。采用放置于平衡室内的天平称重,读数准确至O.l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将其平展地放在滤膜盒中。③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绒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

4、网托上,拧紧采样夹,按照规定的流量采样;④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绒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袋中。将有关参数及现场温度、大气压力等记录填写在表1中。(1)尘膜的平衡及称重:尘膜在恒温恒湿箱屮,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下,平衡24h。然后称重滤膜,记下滤膜质量。(2)计算环境颗粒物浓度(mg/m3)?WQn?t式中: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t—采样时间(min);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Qn?QlT2?P1273?P2P?P2273P?P2?=Qll?

5、?2.69?QllTl?P2101.3?T2Tl?T2101.3Tl?T2式,屮:Q1—现场采样流量(m3/min);Pl—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P2—采样时大气压力(kPa);T1一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T2—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若T2、P2与采样器校准时的Tl、P1相近,可用Tl、P1代之。2、颗粒物的水溶性粒子浓度测试2.1仪器(1)离子色谱仪(2)超纯水(3)微孔滤膜过滤(0.45um)(4)超声波清洗器(3)陶瓷剪刀、移液管、容量瓶、漏斗、滴管、专用镊子和洗瓶等2.3试剂(1)标准溶液配制:分别称取优级纯NaF、

6、NaCI、KNO3和Na2SO4试剂0.1105g、0.0824g和0.0739g,溶解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低温冷藏保存。(2)超纯水(3)缓冲溶液:标准试剂PH=4.003.PH=6.862.4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将载有大气颗粒物滤膜放入洁净室屮恒温、恒湿24小时后称重。取一定量采样后滤膜用陶瓷剪刀剪碎后加入比50ml比色管中,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再用超声波萃取lh,提取出滤膜上的可溶性物质,使之以离子形态进入水中,滤液经0.45微米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色谱分析。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浓度。如果可能雨水采样经0.45微米微孔滤膜过滤后,也进行

7、色谱分析。五、数据记录表1颗粒物采样记录(同时记录车流量)表2颗粒物浓度分析记录表3颗粒物粒径分布测定结果记录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道路交通与远离道路交通环境(如校内)中颗粒物的浓度是否超标(二级标准)?对比二者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2、对比分析道路交通与远离道路交通环境(如校内)中颗粒物中水溶性粒子浓度特征。3、总结测试区域道路交通环境屮颗粒物的污染特性。七、参考文献1、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蒲恩奇,任爱玲编.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奚旦立等编.环境监测(第二版).

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赵文霞,任爱玲编.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河北科技大学,1999。注意事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