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

ID:20739162

大小:1.4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_第1页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_第2页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_第3页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_第4页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国学礼仪之入泮礼”二、活动目标:为了让同学们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就学会尊师长、知礼仪、明事理,心语教育将举行“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新生“入泮礼”仪式。通过庄重的仪式给孩子们播下一颗尊敬师长、明礼守法、崇学向善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三、活动时间:四、活动人员:五、活动地点:水街六、活动准备:一、活动流程:1、开场礼:学生着统一服装入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自己班的学生家长。司仪介绍入泮[pàn]仪式的历史渊源

2、、文化内涵。泮,是古代的学校。按照礼制,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东西页通水,称为“泮宫”;天子一级的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壁雍”。孔庙的修建与兴学有关,孔庙又称学宫,最后在孔庙演变成半圆的泮池。封建科举时代,考中秀才亦称之为“入泮”、“入学”,意即进入孔学的大门。2、正衣冠:司仪解说:全体站立,同学两人一组互相整理好衣冠。司仪高唱:入泮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正衣冠!主持人画外: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

3、子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2、敬拜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在长达近50年得教师生涯中,孔子大胆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牌,创立儒家学派。他以培养“君子”为教育宗旨,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广招天下学子,通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了“三千弟子”。终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万世师表。接下来请我们老师和同学一起敬拜孔子!一拜:华夏文明得蒙先庇二拜:先圣之道功过古今三拜:格物致知修身治齐礼毕!4、拜师礼在古代,老师被称为先生,《孟子》一书中有云:“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4、要想像先生求学,是要拜师的,拜师过程很复杂。拜师前,你得觉得他学问深,深得让你崇拜,又可以教你,剩下的就看他同不同意了。拜师后要学习师父的东西,既然你拜师了,教的东西必须认真学习。既然在座的各位同学来到这里,就应该听从老师的教导,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下面由我们的学生给所有老师行礼。跟我做,左手抱右手,举到嘴巴和鼻子前面,然后大幅度的垂下,再起身就结束了。下面请同学们起立,面对老师行礼,老师给学生们还礼。5、诵读《弟子规》弟子规(摘)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

5、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