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

ID:20741581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_第1页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_第2页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_第3页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_第4页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颈部cta扫描技术--王伟 杨敬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CTA扫描技术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杨敬海王伟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扫描技术。方法:小剂量注射峰值测定法,用固定延迟时间扫描技术,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这三种扫描技术进行头颈部CTA扫描,在GE公司的ADW4.5工作站上进行容积重建(VR)、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建(CPR)及多平面重建(MPR)等。结果:通过以上各种扫描技术得到比较清晰的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各主要动脉及其血管分支。结论:CTA可以作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筛选的首

2、选影像学检查方法。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使用64排螺旋CT行头颈部CTA扫描的患者。采用GE公司Lightspeed64排128层螺旋CT,MEDRAD-Stellant双筒CT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优维显(碘普罗胺370)。检查前准备:患者检查前一天晚10点后禁食,检查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哮喘病,有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严重不全,有无甲亢等使用含碘造影剂禁忌症;选择右上肢作为CT血管造影的注射部,选择22G留置针,并进行静脉注射试验,用碘制对比剂1m,行缓慢静脉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整个检查的流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去除扫描范围内患者穿戴的金属物,扫描前将患者摆好体位并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头颈部不能移动及保持平静呼吸,在扫描过程中也不能做吞咽动作和眨眼动作,并嘱咐患者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想小便等一过性反应,嘱患者不必紧张,保持身体各部位不会移动,产生伪影从而造成检查失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同意检查。扫描方法:一、小剂量注射峰值测定法:先扫描正位和侧位两个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平扫和增强的扫描范围要一致。将监测点定于C3-C4之间,造影剂注射速度为4~4.5ml/s,总量15~20ml,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的速率注射10ml生理盐水(这样做的

4、好处:小剂量的测试扫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知造影剂有无进入血管内以及过敏反应等),注射造影剂后8-10s开始扫描,每隔1s扫一次,在扫描过程中,边扫描边观察造影剂CT值的变化,当颈动脉的CT值到达峰值的时候可停止扫描;在颈动脉处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算出颈动脉达峰时间,再加上2s的经验值后得出正式增强扫描的时间;但不同的对比剂剂量,均能使对比剂到达动脉的峰值时间有一定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值来增加延迟时间,一般是峰值时间加3秒左右;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4.5ml/s,总量为体重x1.2(ml),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10~2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120KV、250

5、MAS、层厚0.45、层间距0.45。该技术是根据个体差异而采用的检查方法,但是该技术增加了造影剂的用量,增加了操作环节,延长了检查时间。二、用固定延迟时间扫描技术:确定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下缘到颅顶,平扫和增强的扫描范围要一致。根据经验和相关的CT血管造影数据用一个固定的时间,对头颈部血管造影以经验值设定延迟时间,选取范围一般为16s~20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4.5ml/s,总量为体重x1.2(ml),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10~2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120KV、250MAS、层厚0.45、层间距0.45。由于该技术存在个体差异,常因过早或过晚扫描显影较淡

6、或静脉显影,虽然该技术最简便易操作,但是效果不稳定,很难保证每个患者都获得最佳的血管成像,成像效果不理想。三、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将感兴趣区(ROI)置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当ROI内CT值达到阈值(一般100~150HU)后系统自动触发扫描,扫描参数:120KV、250MAS、层厚0.45、层间距0.45。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4.5ml/s,总量为体重x1.2(ml),注射完造影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20ml生理盐水。该技术是目前头颈部CTA检查的主要检查技术,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简单方便,能有效避免个体差异,得到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但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简单总结如下:1

7、、扫描范围、造影剂浓度、注射速率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阈值大小,可能会导致扫描提前或延后,从而影响CTA检查及图像质量。2、兴趣区(ROI)标记误差会降低触发时机的精确性,例如将ROI误标记到静脉上、动脉血栓上、斑块或夹层动脉瘤的假腔内也会导致扫描延后。3、由于监控时采取低X线剂量CT扫描,会产生伪影,高密度伪影位于兴趣区内会导致扫描提前。4、因为有个体差异,扫描前不能准确计算受检者循环状况,一般根据技术员日常工作经验来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