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

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

ID:2074799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_第1页
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_第2页
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中考物理复习: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  惯性是物理概念,反映的是物体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里“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即包括静止的物体,也包括运动的物体。“都有”是说没有例外,这就点明了共性。“或”是指如果物体最初是静止的,它就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如果最初是运动的,它就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所以课本上给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不可避免,不可克服,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

2、于何种状态、状态如何改变等均无关。好比一口缸,装满水时可容纳水1米3,说明这缸有这样大的容纳的本领,还是这口缸,不装水时,同样还具有容纳1米3水的本领,并不因为不装水就没有容纳水的本领。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把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的种种认识,总结概括上升为理论认识,人们得到这样的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惯性定律,也称牛顿第一定律。它是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总”是说没有例外和从始至终,这就点

3、明了规律性。“没有受到外力”是指明惯性定律成立的条件。惯性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提示了物体一定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映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惯性是物理概念,惯性定律是物理规律,二者有严格的区别,凡是一个定律都揭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结果,因此定律内容的构成总包含有两部分,条件及结论。惯性定律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结论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为突出物体仅在惯性支配下运动,故称惯性定律。“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与“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是

4、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当物体不受外力时,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受到外力时,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难易之别。  还必须注意的是,不可将力和惯性混为一谈,不能将惯性认为是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速度不变的性质,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前者要“保持不变”,后者要“迫使改变”,前者是“物体固有”,后者是“施力者外加的”。物体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但没有保持状态改变的性质,因为前者“不受力作用”,后者必须有力的作用才可使状态改变,物体可以不受力或所受外力和为零,但物体

5、的惯性却永远不会为零,力改变运动状态,而不是产生运动和保持运动的原因。  理解惯性时,一些同学对实际中的惯性现象难于解释,常发生一些错误。例如,一些同学根据“汽车速度越快,刹车后停下来所用时间越长”的现象,误认为物体速度大则惯性大,这是把速度和惯性错误联系起来了。必须明确,惯性大小是由物体质量来量度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就不变。质量一定,且制动阻力一定时,速度减小的快慢是一定的,即加速度一定,这反应物体保持状态本领一定。只是因为速度大,减小为零所用时间长,制动所用时间就越长。同时从静止开始起动的小汽车和载重车,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小汽车起动得快,载重车起

6、动得慢,这说明载重车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大,所以起动得慢;同样的道理,在刹车时,载重车由于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大,就比小汽车要行驶更长的距离才停下来,由此说明质量大的物体,其惯性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