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ID:20756560

大小:58.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_第1页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_第2页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_第3页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_第4页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历史这门学科具有鲜明的“过去性”,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创建实效教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同样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头开得好,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结果,既影响教的信心,又影响学的情绪。如上《元朝的统一》一节时,我先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然后指出:尽管毛泽东批评成吉思汗只懂得靠武力建立专制的统治,但仍称他为“一代天骄”,毛泽东如此赞美一位封建帝王已

2、是少见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对成吉思汗如此赞美呢?这是因为成吉思汗不仅是蒙古族的一位首领,而且为元朝的建立和祖国的统一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与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族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汉族同各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和壮丽的历史。如此导言,使学生产生了对成吉思汗和蒙古族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对祖国大家庭有了新的认识,更为课文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优化教学语言和教态,凸显教学情感和美感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概括,不可能像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老师

3、若照本宣科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能恰当优化语言表述和教态,使教学过程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如下方法:1、形象的描绘。如讲“鸦片战争”背景时,可用史话般的情节描绘出战前中国的局面:清朝的“盛世”早在鸦片战争前几十年就过去了,继之而来的是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国库空虚、怨声载道。那情形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外面的架子虽没有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反映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清朝在穷途末路上还迈着方步的落后情景。2、清晰的概括。如讲到鸦片输入中国造成的危害时这样来概括:“英国人发了财,中国人遭了殃。潮水般涌进中国的鸦片,不但使中国的白银成箱

4、成箱地流入英国资本家的腰包,造成中国银贵钱贱,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成千上万好端端的中国人,成了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病汉“瘾君子”……这种概括性的表述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关系融洽,给学生造成直接印象,在大脑皮层上引起强烈的兴奋,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望,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得体的教态。课堂教学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在讲到中国历代科学文化成就时,要流露出自豪、骄傲的神色;歌颂民族英雄人物时,要带有崇敬的心情;讲近代中国被列强瓜分时,要沉痛忿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加深感性

5、认识由于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具体的形象要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有关图片、图表、史料、音乐等,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用《遵义会议会址图》讲述遵义会议内容及意义;用《红军过草地图》描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党、爱人民军队、爱祖国的教育。四、精心设计板书,促进有效教学板书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设计科学合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应重视板书的设计,在传统板书的基础上略作

6、变动,将有些该板书的部分,如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用划横线的办法空留出来,等讲完内容后,再让学生以填空练习的形式加以补充完整。如在讲述《隋朝的统一》这课时,可把部分板书设计成:(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统一的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2)江南经济发展。2、隋朝的建立:(1)时间591年;(2)定都:长安;(3)建立者:杨坚(隋文帝)。3、隋朝的发展:(1)农业:A、耕地面积大增,B、产量提高;(2)手工业:造船技术很高;(3)商业:极盛。五、教授记忆方法,提高识记效果记忆性强是历史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记忆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春秋五霸的谐音记忆:齐

7、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将五霸的第一个字谐音成“旗送进秦处”一句,这样学生便能很快地、有兴趣地记住春秋五霸。同时可安排适当的时间,将一些该记住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记忆的具体办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达到识记的目的。如让学生记忆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的年代和事件时,有的说:8的一半是4,后面再跟1而行。有的说:8条绳捕41个暴动人。还有的说:8支队伍、4个领导,打着1杆暴动旗子。让学生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