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ID:20765238

大小:7.54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0-15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_第1页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_第2页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_第3页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_第4页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通信工程燃油喷射电磁阀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系名信息工程系专业年级2006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09年12月4日一、原始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1、设计的工作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了一些驱动电路,在电子设计这门课程中设计了开关电源和线性稳压源的电路,因此在驱动电路方面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完单片机这门课程后,对单片机和程序编译方面也有了了解,为电路的设计打下基础,在本科期间学会了使用Protel软件设计电路,在电工实习中焊接和组装了收音机、对讲机,因此在电路焊接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2、2、研究条件在实验室力所具备的研究条件有电脑、示波器、Protel软件、C8051F410/2单片机、电磁阀,以及必要的实验设备。3、应用环境当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能源短缺,使得发动机不断引入新技术,向低污染、低油耗、高比功率的方向发展。而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关键在于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燃烧过程的好坏和整机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喷油系统、进气系统和燃烧室结构三者之间的匹配。传统的机械喷油系统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多种研究开发的发动机喷油系统中,其中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目前最理想的喷油系统,是二十一世纪燃油系统的主流,因此

3、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使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还能够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4、工作目的通过这次设计掌握产品的设计流程、设计思想和动手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Protel软件设计电路,提高单片机的编程能力和电路板的焊接能力,增强在遇到问题时,怎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能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参考文献[1]张科勋,红木南,周明等.柴油机电磁阀集成式升压驱动电路计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8):1367-1371.[2]宋军,田良云,李孝禄,乔信起,黄震.柴油机共轨系统ECU的设计及喷油特性研究[J

4、].内燃机学报,2006,24(1):28-34.[3]卢启龙,欧阳明高.电控柴油喷射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的结构设计与功率驱动[J].电控技术,1999,10(4):33-37.[4]连长震,李建秋,周明,欧阳明高.电控燃油喷射用高速电磁阀驱动方式研究[J].汽车工程,2002,24(4):310-313.[5]刘建成,王立德,刘彪.基于DSP的柴油机喷油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设计[J].内燃机,2007,4(1):14-17.[6]郭建波.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开发环境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7]郝守刚.电控单体泵电磁阀电磁机液特性研究[D]

5、.北京:清华大学,2003.[8]周玉成,平涛,方祖华等,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开发过程中电磁阀控制参数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3,23(增刊1):124-126.三、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本课题是我校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的电路控制部分,针对的是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拟采用SiliconLabs公司的C8051F410微控制器芯片,需要完成的核心功能是根据油泵角标器传送的角度信息在设定的时刻切换油泵电磁阀的开关,建立油压并测量显示;在喷油功能被触发之后,根据发

6、动机角标信号在设定的时刻采用PWM方式打开喷油电磁阀,完成燃油喷射,同时为PIV拍摄系统发送触发信号,开始出激光并照相。学生通过此次训练,可以掌握现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变频器带来的干扰就是本系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还可以熟悉系统设计方法,C语言编程,绘制PCB板,焊接调试等。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审题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电磁阀控制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研制学院名称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专业名称通信工程学生姓名高楠指导教师张瑞峰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当今内燃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

7、机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内燃机在节能和排放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因而对其调节控制体吹了高精度及多参数的要求。以往的自动控制装置,如调速器、点火提前器等即使进一步复杂化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要在内燃机工作时同时达到低排放、低油耗以及高动力性能的要求,不仅要使内燃机的喷油量和喷油正式随转转速及负荷的变化而发生模式较为复杂的变化,而且还要对温度、吸气压力等因素加以补偿,故传统的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因其固有的缺点(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而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电控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后,由微机可精确控制内燃机的供油、点火、喷油及配

8、气定时等参数,是内燃机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