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

ID:20767751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5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_第1页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_第2页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_第3页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_第4页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从区域离散到区域优势:中国的东亚战略林尚立  在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中,东亚是一个热点;同样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东亚是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是东亚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与东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相互依存性。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与东亚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有效地把这种紧密的相互依存性转化为制度化的、稳定的战略资源,构建合理的东亚秩序,进而形成具有活力的东亚地区整体的

2、区域优势,将直接关系到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景观中的东亚  关于东亚,有一个事实是世界公认的,即东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不仅因为二战后的成功建设和发展已使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达到或初步达到现代化水平;而且因为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这个地区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恢复和发展。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了负增长,其中韩国最为严重,为-%,然而一年后,东亚经济就结束了负增长,全面复苏。  实际上,东亚发展所具有的活力,并不是今天才显现出来的。二十五年前日本经济大国目标的实现,

3、十五年前“亚洲四小龙”在东亚社会的诞生以及这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连续不断地令世人惊叹“东亚的奇迹”。正是因为原来就有“东亚奇迹”,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社会才可能再度奇迹般地从危机中获得再生。但是,东亚社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收到严重冲击的事实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有这么雄厚经济基础、有这样发展活力的东亚社会无法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出现后,人们开始怀疑东亚的发展模式。可是,东亚社会奇迹般地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事实,又迅速使那些怀疑东亚发展模式的人陷入了困惑。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原因,很难说是什么“东亚模式”的问题,即使有,其所占的成分也很少

4、,其真正根源在于少数拥有巨大金融资本和知识力、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出于价值冲突和对“对东亚奇迹的嫉恨”,引发的信心和市场冲击的“蝴蝶效应”,即是一场金融战争导致了东南亚和东亚的危机。显然,东亚危机的根由不在自身,而是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看不到东亚社会的致命弱点,即东亚社会的“离散性”。正是这种“离散性”给那些试图“冲垮”东亚奇迹“的带来了可乘之机;同样,也正是这种”离散性“,使东亚社会所创造的奇迹,有世界性的影响,但一直没有世界性的作用。  从东亚社会近代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这种“离散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发的。从文化形态上讲,东亚属儒家文化圈。在共同文化作用下,东亚社会之间

5、形成了相当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并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传统的东亚秩序和独特的东亚文明形态。然而,到了近代,在西方社会的冲击和作用下,东亚社会在共同文化和相对稳定的东亚秩序下形成的一体化的结构遭到了破坏。中国的衰败、日本的脱亚入欧以及西方列强的全面介入使东亚传统的秩序结构崩溃,并直接威胁东亚社会的文化整体性。日本的强大,则从内部动摇了东亚旧有的格局,而日本对东亚其它国家的侵入和殖民统治使具有相似精神结构的东亚社会出现了强烈的民族对抗,基于文化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而维系起来的东亚社会之间的精神和感情纽带则因此崩裂。二次大战后,冷战的“铁幕”延伸到东亚,形成东亚“竹幕”,使东亚社会界限分明地分为两

6、个社会阵营。这样,东亚社会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具有内在同一性的东亚社会形态全面瓦解。秩序结构的崩溃、感情纽带的崩裂以及社会形态的瓦解,一步一步地把东亚社会从具有内在同一性的东亚社会变成了离散的东亚社会。  因此,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在惊叹东亚奇迹的同时,也明显地发现东亚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即同一性与离散性的矛盾。同一性体现为东亚社会的核心文化和核心传统的同一性,儒家文化对东亚社会现代化发展所起到的有效推动作用,表明相对于世界来说,当代东亚依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整体性,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享受着共同的文化与文明的力量源泉。然而,在当代的东亚,这种同一性丝毫没有消弥东亚之间的离散

7、性。这种离散性一方面表现为结构的多样性,“东亚七国虽然有共同的社会与文化的基础,但也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存在差异。一些是小国,一些是大国;一些富有,一些较穷;一些是共产主义,一些不是;一些发展得早,一些发展得慢”。另一方面,这种离散性则表现为观念和精神之间的距离,在这其中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历史观念的冲突起了重要作用。同一性为东亚社会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而离散性则使得东亚社会各国的发展无法在东亚这个区域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