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

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

ID:2076894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_第1页
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_第2页
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_第3页
资源描述:

《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就读香港之学生学成能有几人归?  就在愈来愈多的内地学生将升学的视线投向海外的同时,香港一些知名大学也将招生的目光,瞄准了内地这一掘之不竭的优质生源富矿。近两年来,香港高校凭借其优秀的师资、过硬的办学条件和丰厚的奖学金,已将内地多名省级高考状元与近百名优秀学生吸引至门下,这让多年来一直揽尽天下精英的清华、北大多少有些失落。  看着一个个已在考场上初露锋芒者翩然南飞,我心中突然泛起了这样一种疑问:这些优秀学生学成后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内地?香港会不会成为他们跨出国门的跳板?  且不谈国内众多名牌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先是求学继而谋职于海外的人数,如汛期水位一

2、直居高不下这一事实,单看就读于香港的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境遇,我们就难以对其学成归来满怀信心。这些学生或享受着港方的巨额奖学金,或需自己支付高出内地高校十多倍的高额学费,不管是城市本身的吸引力,还是高投资高回报的个人预期,香港都有足够理由吸引这些未来的人才。  事实上,就在内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困扰着劳动人事部门的官员、各高校及毕业生之时,香港的入境事务处正在喜滋滋地宣布“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吸引内地和海外优秀人士赴港发展。细想想,这两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徕优秀生源之举,又何尝不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储备人才之举!  其实,嗜“才”如命的又何止香

3、港!不必放眼世界,就看我们周边的一些地区和国家,他们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吸纳、培养人才。像我国的台湾地区,不仅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法规,还花费巨资设立专门性的服务机构,为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入台工作铺路搭桥。随着海外人才的涌进和出国求学者的回归,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节节攀升,而今已步入世界科技的前沿。再如韩国,进入新世纪后,推出了“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计划”,计划在今后几年时间内,培养出6个战略领域的40万名优秀人才。为此,国家4年共投资万亿韩元,在短时间内提高了20多万名在校学生和专业人才的科技水平,培养出了近20万名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同时,韩国政府还在全国设

4、立了15个“科学英才教育中心”,对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如今,韩国的科技竞争力已排名世界第10位,进入了科技先进国家行列。  与上述地区、国家相比,中国大陆的人才战略,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年来,海归者零零星星,形不成潮流,“出海”者却是络绎不绝,前仆后继,中国的一些名牌院校成了别人的预科班。即便是有限的“海归”人员,很多用人单位也不能好好利用,甚至使不少“海归”熬成了“海待”。凭着这样的用人环境,如何指望那些就读于香港的学生,学成后回归内地效力?  海外人才难以引进,而国内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又不力。不少高校上领着国

5、家下拨的巨额资金,下收着学生不菲的学费,可这笔资金却大多花在了所谓的“硬件建设”上。校园越来越大了,校舍越来越豪华了,设施越来越一流了,教学质量却不见提升。此外,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能力、素质逐年下降,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高投资换来低回报,使得众多“教育消费者”痛心疾首。这也就难怪一些优秀的内地学生要不惜重金选择香港高校深造了。他们一则为求得优质教育资源,二则为日后就业作好铺垫。如此,也就不必再对他们学成后的回归,作太多的期待。  好在香港本是中国领土,香港的繁华也是我们的荣耀。但看着香港这片仄小却富庶的弹丸之地,亦在为办好优质

6、教育勉力而为,为培养、吸引人才孜孜以求,我们这地大而物不博、人口众而人才寡的泱泱内地,不是更应当走在前面吗?  中国青年报·王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