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ID:2076931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第1页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第2页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第3页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第4页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农村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推进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

2、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集中解决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无法

3、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思路,必然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以忽视甚至牺牲农业、农村、农民的方式来推行现代化,其结果必然是农业发展落后、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群众不满意,最终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开辟

4、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就是要在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众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实现生产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科技含量高。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使农村摆脱自给自足、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  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农村经济市场化,就是要使农业、农村和农民融入整个

5、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使农民由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实现新型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进程首先发端于城市和工业领域,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农业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从而导致农业革命,使得农业用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形式进行生产,推进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所谓农业工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工业化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6、实现生产经营企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适合社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模式,也就是要有企业化的现代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实现城镇化。实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工业化和企业化,必然会大大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会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因此,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者或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者或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  实现农村

7、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必然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解决好广

8、大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第三,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五,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惠农、支农的积极性。逐步加大对“三农”的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