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ID:2077165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_第1页
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_第2页
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二地理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新教材拿到手,仔细翻阅了一下,感觉有几个问题值得和同行们进行商榷。  1.初中地理第三册P31图《中国的季风》中,冬季风影响到我国的所有地区是与理论不相符的。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季风气候。季风环流的形成是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性转换,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的南北位移所致。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和西风带的转向作用下我国盛行偏南风;冬季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压作用下我国盛行偏北风。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巨大的青藏高原高耸于大气之中,就成为大气环流的障碍。冬季西风带南移,

2、青藏高原正处在西风带流动的路径上。4000米高度以下,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北支西风饶过新疆后加强了极地气团的力度。而且它还对底层环流起障碍作用,使冬季风偏向东南部。而蒙古高原海拔500-2000米,西伯利亚海拔200米以下,所以海拔在1500米以下东亚地区都在冬季风的控制之下。青藏高原是不会受到冬季风的影响的。  2.第三册P62中提到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山是陆地表面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隆起地形。为山所盘踞的地面,称为山地。《中国地理教程》中讲到:我国地形种类多种多样,

3、其中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包括山地、丘陵、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在内的广义的山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而且在教材P26也有类似的数据和描述。那么这里所提到的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应该是前后矛盾的。  3.知识点重复出现,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更是对资源的浪费。如第三册中已经出现过的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示意图,老师在讲授时已经有所讲解,并且在后面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师生们往往也会把它作为高效农业的典型,科学利用的

4、方式。在第四册中P55又详细重复介绍基塘农业的特点,实是无义重复。  4.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语言方面要求客观性,准确性。虽然,运用适当的修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某些知识,然而利用修辞方法来准确描述某一种地理概念是不妥当的。第四册P13,作业4中要求同学们填写出“工业的粮食”,“工业的血液”,“工业的基础”,“工业的心脏”。老师一脸茫然,学生更是不知所措。搜索了所有的资料也不能准确找到一个“工业部门”可以作为“工业的心脏”,其试图说明该工业部门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那么工业的材料来源部门,动力来源部门,

5、机器制造部门,技术研究部门,哪一个不是“心脏”?这样的提法缺乏科学性,精确性。  5.编写练习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有的只能做定性的分析,而不能做完全定量的比较。特别是现阶段许多事情都没有定量的具体说明,而且许多事情根本没有可比性。第四册P35练习1要求学生对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进行性能的排名比较,按照运载量,价格,灵活性,连续性,速度的不同排出第一直到第五。那么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速度究竟谁大谁小,运载量究竟谁大谁小?飞机,轮船究竟哪个灵活性更强?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

6、法,选择比较对象时必须是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教材中出现一些模糊的信息符号不仅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还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对学习造成障碍。地理教学一般不能实验完成,而这一部分讲授的内容学生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不如对每种运输方式的根本特点进行一个比较,这样直观,可感,而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基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