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

ID:20772291

大小:3.3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15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_第1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_第2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_第3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_第4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奠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破坏:“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实践:“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新中国成立背景——历史条件材料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材料二:以上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2、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

2、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3、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政府一、新中国成立背景——筹备工作时间:1949、9地点:北平代表特点(看下图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民族海外华侨各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进步性内容决定——首都、国旗、国歌选举——毛泽东当选为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为什么?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一、新中国成立与意义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施政方针——《共同纲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共成员4名,民主党派3人。

3、这三人及当时的身份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李济深(民革成员)、张澜(民盟成员)。材料二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21109民主人士21149(15个正职)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并据此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性质。特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有近一半比例,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阶层。性质:第一届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由各党各派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一、新中国成立与意义——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数十万群众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新中国成立意义观察上图,结合新中国成立意义,说明:数十万群

4、众为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的差异?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第二问:(1)新中国是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压迫、剥削,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新中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的结束④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详解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借题复习(2017.广东高考)《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定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二、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区别:“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概念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条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代表产生方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1954年一届人大《宪法》确立。1)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政府组织形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它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

7、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权利确立C.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3、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4、1966年~1976年,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