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

ID:2077928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_第1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_第2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_第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王若虚王若虚  王若虚字从之,稾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鹿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

2、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赶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

3、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老幼攀送秩满:满十年  B.数日,促迫不已促迫:催促。  C.微服北归镇阳微服:穿平民服装。  D.汩没尘土中一生汩没:埋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日乃得行  ②乃谓奕辈日 

4、 B.①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  ②我姑以理谕之  C.①且丞相既以城降  ②且已白郑王矣  D.①则朝官皆出其门  ②不从则死  3.下列各句中补充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  B.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  C.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  D.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①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②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5、?  ③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  ④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⑤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若虚任期满十年时,百姓不分老幼都来挽留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这正说明其得信于民。  B.文章详写王若虚拒绝撰写崔立功德碑一事,意在表现其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思想。  C.文章中王若虚与同游者所说之言意即:“我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  D.通观全文,也反映了王

6、若虚性格机警善辩的一面。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  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