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

ID:2077998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_第1页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_第2页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_第3页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_第4页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论学界“牛二”:他们也贪婪无耻?  我的《剽窃者为何那么“横”》发表以后,听到一些批评。上海高校一位老师看到此文,打电话说了不少情况,批评我欲说还休,失之肤浅。南京几位朋友更是批评我对学界“牛二”分析得还不透彻。细细想来,近年来学界“牛二”确实是越来越神气,为害也日甚一日,现在应该是认真剖析这种现象的时候了。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说:“《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牛二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多,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他一

2、出场,街头百姓到处躲藏,剩下一个不知底细的杨志,依然在那里叫卖祖传的宝刀。好一个牛二,他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硬充专家,说:“什么鸟刀,要卖三千贯!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所谓无知者无畏。当今学界“牛二”个个牛皮通天,什么专业的地方都敢表态,什么离谱的话都敢说,根本不怕人笑话自己连常识也不懂,不就是这副模样吗?牛二他要真是个“刀专家”,真有水平鉴别宝刀,自然也是一门功夫,就绝不会一贯在大街上撒泼。当今学界“牛二”功夫不在案头,一心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整天东奔西走,到处去“跑学术”,毫

3、无实事求是之意,只有哗众取宠之心,不也就是这种模样吗?  牛二不能让人容忍之处,主要在于他的贪婪无耻。他在汴京街头横行霸道,巧取豪夺惯了,看见杨志的宝刀,就紧揪住杨志说:“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叫他拿钱,他却说:“我没钱。”杨志说:“你没钱,揪住洒家怎的?”牛二说:“我要你这口刀。”好一个牛二,他明明口袋里没钱,却偏偏要占有杨志这把宝刀,而且气势汹汹地说:“你好男子,剁我一刀。”这等于明火执仗地抢劫。等到杨志真的一刀砍来,他却并无一点招架之力。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说:“读《水浒》竟者,

4、必有余快、有余怒。何也?浸之力使然也。”可是杨志这一刀砍下来,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所以,当今学界“牛二”根本不怕谁真敢砍这一刀。他们远不如牛二光明磊落,直白地说我要你这宝刀,而是不断地“变戏法”,三变两变,宝刀所有权就归属到忙追他们名下了,哪里还要多费口舌!因此他们远比牛二无耻。  比如有人吹嘘自己“著作等身”,或者是几十套丛书的“主编”,或者是一年出版十几本“专著”。乍看起来一个个十分了得,细一推敲,非常无聊。一个人一年“写”十几本“专著”,平均一个月必须“写”一本,假定30万字一本,等于

5、一天要写1万字。就算每天都能写万字,他究竟又用什么时间来读书,用什么时间来研究思考呢?以这样的速度“写”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质量保证呢?这样的速度如果不是依靠“复印中心”来支撑,恐怕连鬼都骗不过去。  清褚人获《坚瓠二集》有一篇《诗赠盗》说:“唐李涉《赠盗诗》曰:”风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于今半是君。‘可谓婉而切。刘伯温《咏梁山泊分赃台诗》曰:“突兀高台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赢。饮泉清节今寥落,何但梁山独擅名。’《汉书》云:”吏皆虎而冠。‘《史记》云:“此皆劫盗而不操戈

6、矛者也。’二诗之意祖此。”人间有盗贼,官场也有盗贼,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鲜的是现在学界竟也盗贼猖獗,具有牛二脾气、牛二形象乃至牛二心态者并不稀见。这才值得把李涉那首诗改一句:“相逢不用相回避,学界于今也见君。”作者:金陵客  剽窃者为何那么“横”  看到的剽窃事件越来越多,剽窃手段越来越恶劣,有一种感觉却越来越强烈。这就是剽窃者为何总是那么“横”?除了极个别情况而外,剽窃者被人揭发之后,大多看不到一点灰溜溜的样子。相反,面对指斥,他们一个个有恃无恐,或者“断然否定”,声称自己绝无此事;或者“义

7、愤填膺”,扬言乃至当真走上法庭“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就是剽窃的事实已经被披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也仍然听不到一声自责。那种咄咄逼人的“横”劲,让人印象深刻。有道是笑骂由他笑骂,剽窃我自为之。一旦名利到手,天下谁奈我何!  剽窃者为何总是那么“横”,让人有点想不通。  剽窃本来是一桩耻辱之事,难道衮衮剽公竟然已经麻木到不知羞耻?剽窃本来是一桩缺德之事,难道衮衮剽公竟然已经膨胀到不讲道德?剽窃本来是一桩违法之事,难道衮衮剽公竟然已经张狂到不怕法律?看近年媒体披露的剽窃事件,似乎有一个奇

8、怪的现象。那就是剽窃者往往是有头有脸的显赫人物,被剽窃者往往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拿高校来说,往往是院长抄老师,老师抄学生。这些剽窃者可谓功成名就,要头衔有头衔,要荣誉有荣誉。为什么还要剽窃呢?是剽窃有瘾,旧习难改?还是尝到甜头,欲罢不能?当初剽窃别人成果的时候,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在剽窃?这种本来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事,被他们做得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绝不以此为耻。不是有人说自己抄的是公共教材,公共教材本来就是“供人使用”的呀!简直等于说“不抄白不抄”。不是有人说自己跟出版社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