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

ID:2078001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_第1页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_第2页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_第3页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_第4页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视期末直击中考 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透视期末直击中考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透视期末直击中考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透视期末直击中考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透视期末直击中考名师指导寒春语文复习  紧锣密鼓的初三期末考试终于落下帷幕,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次考试,不知打击了多少考生的脆弱心灵。从四大城区的考试试卷来看,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血泪”,应该是如何有效利用这次考试审视自身问题,总结教训,有效地指导寒春备战中考。  因此,本篇文章以东西海潮四大城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为例,具体以基础知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为纲。深入剖析,指导后期的语文学习。  这四套试卷中,海淀区的命题,从出题内容和难度来看,较接近中考。无论是“模样

2、”、“妄自菲薄”、“瞥见”的字音考查,还是对于“行百里者半九十”“鲜为人知”的词义考察,难度并不大,紧跟课内,并且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在古诗文背诵默写部分,各区试题都没有设难度,以积累记忆考察为主。  【复习建议】  如果考生在以上部分失分较多,那么寒春应该做的就是拿好2013版的《中考说明》,重点巩固附录部分内容。  而病句这类题型,在本次考试当中只有朝阳一区考察,其他城区似乎并没有受到2012年中考出题类型的影响,其它三区未见此题。  如果说这次考试的定位是与中考对接,在各区试卷中,文学常识题,不太应该出现,但它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生面前,这只能说明本次考试并未完全脱离

3、阶段性考试的性质。  在基础选择题部分中,相对来说难度较高的题型,各区均把它放在了语义衔接、标点及修辞题方面。很多学生在这三种类型题失分较多,尤其是东城区的孩子,几乎失分都在这几项上面。  【复习建议】  可从历年模拟题当中寻找相关题型,难度最为接近中考,进行专项训练,将难点逐个击破。  从题量上看,朝阳区在题量上有所变化,一改中考常见的六道题模式,出了八道选择题。中考基础选择题部分的题型为备考题型的任意组合,学生们在复习时不要主观臆断,应该全面复习,各个突击重点题型。  孩子们较为头疼的综合性学习,从四区选择的材料来看,均为时事热点性话题,内容展示形式主要是图文结合,考察题型主要

4、为信息提取、材料分析以及活动设计。其中海淀区选择的轨道交通建设问题,选材较新,出题较为规范。  【复习建议】  这里提醒孩子们,如果想要在中考当中综合性学习少失分,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关注热点话题,积累答题语言了。  文言文部分,海淀和朝阳选了《陈涉世家》,东城和西城则选了《出师表》。这两篇文言文均是初三上学期重点学习篇目,在这次考试当中出现并不奇怪。从考察内容来看,还是重点实词理解、翻译以及文意理解题。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文言文选文只出现节选片段,即不会出现整篇文言文,所以我们在答文意理解题时,只需要找到具体段落根据要求作答即可。而这次考试朝阳区将《陈涉世家》全篇皆选,故在答文意理解题

5、时要结合全篇,否则就会有所遗漏,得不全分。  【复习建议】  文言文全篇作为选段形式,是近几年考题中比较特殊的,在做中考复习时应细致对待。因此,提示我们的考生,在复习文言文篇目时,就不能只是片面的理解“重点”文段,而要精读全文。  重点关注2013年《中考说明》中的新增文章:《祖逖》与《核舟记》。  现代文阅读依旧由三大文体组成,即文学类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  东城区延续去年偏难怪的出题特点,在文学类阅读部分独树一帜的选择了一篇课内阅读《故乡》,其他城区均选择了课外阅读。从文章的内容选择来看,朝阳选的《向红柳忏悔》,文章难度适合初三学生,与2010年西城一模《苦难的土地》非常相似

6、。但所出题目出的真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了。第一题竟然直接让我们答出本文的记叙顺序,相信只要有一点语文基础的孩子都不会失分,后面题的问法也是毫不“委婉”,难度较低。  而东城和海淀考察文体主要为小说,文章不难理解,难度主要设在了题干上,考察孩子们的分析能力。像海淀选的《画手》最后一题,“阅读文章,结合朱孟能在美展中战胜滕香的原因,谈谈你对朱孟这个人物的理解。”很多孩子直接就开始谈对朱孟这个人的理解,而忽略的前面提到的“原因”,主要是审不清题干,不会拆分问题,不能够有针对性的答题。  东城区所选的虽然是课内文章,但在审题上也设了陷阱,“选文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人物形

7、象特点。请举例作简要分析。”这道题的“坑”,主要设在了“多种人物描写”上,孩子在答题的时候,尤其涉及到举例,往往他关注的只是唯一的描写方法!而与中考最为接近要属西城区所选的《知识分子》,无论是文章难度,还是题目的规范性做的都很好。  从文学类阅读来看,考察的知识点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有出题形式。  根据《中考说明》的要求,说明文与议论文难度较低,从四大城区所考察内容来看,比较简单,不应该是失分项。  在原文中基本上都能够找到要点,但不要盲目的去运用答题公式套文章,还是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