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

ID:2079105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的故事。“不懂就问”不单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它反映了学习者的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迫切求知的热情。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着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也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多角度考虑的。学习时,要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敢于质疑的精神,明白“不懂就问”的好处。 二、教学目标: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

2、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那句话,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四、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孙中山为什么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

3、“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学写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5.教师范写生字,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

4、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

5、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

6、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五)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六)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

7、、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