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

ID:20793805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6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_第1页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_第2页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_第3页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_第4页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科研诚信小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科研诚信摘要: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没有它,科学研究复杂交织的紧密体系将会以一种难以想象的、令人失望的方式土崩瓦解。科研诚信问题不仅为学术界所关注,而且也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变化,学术不端行为滋生,通过学术不端行为获取声望、职位、利益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相当突出,一些高校在科研诚信与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术不端行为有所发生。科研诚信和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创新的根本保障。高校是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的摇篮,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社会风尚

2、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科研诚信,成因,高校,学风建设前言:“诚信”一般指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言行与思想一致。而科研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诚信这个在商界常被人提及的明词,最近这几年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学术界。这是因为学术造假,学术腐败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人民群众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于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换取一时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

3、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发展。同时,学风问题很容易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一、国内外科研诚信简介(一)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我国确实发生了一些我国确实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对我国科研诚信影响极坏的学术造假案件,如2009年12月,英国的《结晶学报E》的编辑一次性撤消了井冈山大学钟华的41篇造假论文和刘涛的29篇造假论文。早在2003年Nature杂志就撰文指出,德国资深科学家认为,媒体越来越多有关学术不端的报道在损毁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在2010年4月举行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年会上,有一个特别举措:一批院士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半天会议,讨论有关中国研究人员在论文中造假的问题。从自然科学

4、基金委查处的学术不端案件中,约有80%的案件都发生在基金项目申请前和申请阶段,某些人为尽快获得基金项目资助而篡改研究背景和简历。而真正的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仅占204起案例的14.89%。当然,自然科学基金委查处的学术不端案件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科研诚信的状况。(一)美国科研诚信状况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HHS)、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办公室(OfficeoftheSecretaryofHealthandHumanServices,OS)与公共卫生与科学办公室(OfficeofPublicHealthandScienc

5、e,OPHS)下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OfficeofResearchIntegrity,ORI)组织了一项关于美国HHS资助领域连续3年内科研不端行为的问卷调研,调研了美国605家科研机构中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外研究项目经费资助的2212名科学家(向4298名科学家寄发了问卷,回收了51%)。这2212名科学家中有164名(7.4%)回答观察到了201起疑似不端行为,其中,伪造或篡改数据占60%,剽窃占36%,相当于平均每年每百名研究人员发现3例。据此,保守的数据是在2007年获NIH院外研究项目经费资助的15.5万名科学家中,有2325起科研不端行为,不端案件占资助总数的1

6、.5%[1]。通过上述基于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都存在科研诚信问题。一、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等科学道德诸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科学研究工作者个人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还有评价体系方面的原因等等。(一)体制成因科技评价机制和科学奖励机制失范。科学评价制度不尽合理。在追求数量的管理模式下,评价指标的单一性成为我国科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好多评价指标只是为了迎合一时之需,在指标设置上多具有官员的意志的体现;再还有同行评议的不健全。无论是项目、经费申请的同行评议,还是成果鉴定的评议,科研项目报奖的评

7、议,有些已经失去了学术研究固有的科学、公正和严肃性,由于功利色彩严重,渗透了许多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为了获得所谓的“成功”,请客送礼比比皆是。评议中规定的回避制度、保密制度和监督制度在科技评价中本是同行评价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严密性不够,或者是由于难于控制和操作等原因都形同虚设。再者,科技管理部门为获得短期效应,对同行评议有效性的疑虑和由此引起的对同行评议活动的行政干预,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同行评议也不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